综述与评述
[2] 贾爱林,何东博,位云生,李易隆. 未来十五年中国天然气发展趋势预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17-27.
[3] 焦方正. 陆相低压页岩油体积开发理论技术及实践——以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6):836-844.
[4] 雷启鸿,何右安,郭芪恒,党永潮,黄天镜,刘长春.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平井开发关键科技问题[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6):939-949.
天然气开发地质
[1] 李咪,郭英海,杨亦浩,简阔,茹忠亮,李冠霖. 黏土矿物和孔喉特征对致密砂岩可动流体分布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储层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9):1627-1640.
[2] 张鹏,王相春,封从军,郑力会,张妍,孙萌思. 基于多因素的煤储层气水两相非稳态流入动态评价方法及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9):1641-1651.
[3] 刘群明,唐海发,吕志凯,王琦峰,刘兆龙,常宝华. 超深层气藏裂缝发育模式及水侵规律——以塔里木盆地克深2、9、8气藏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6):963-972.
[4] 吕志凯,唐海发,刘群明,唐永亮,王琦峰,常宝华,聂延波.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超深层裂缝性致密气藏水封气动态评价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1):1874-1882.
[5] 张钰祥,杨胜来,王蓓东,王元昊,邓惠,鄢友军,闫海军,陈掌星. 温度对多类型超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渗流能力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1):1895-1905.
[6] 胡勇,贾玉泽,何东博,王继平,李忠诚,周梦飞,魏克颖,江良冀,徐轩,焦春艳,郭长敏. 气藏储层非均质性表征方法及开采物理模拟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2):297-302.
[7] 陈建勋,杨胜来,邓惠,李佳峻,鄢友军,申艳.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产气特征及储层物性下限[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2):303-311.
[8] 熊健,刘峻杰,吴俊,刘向君,王振林,梁利喜,张磊. 致密储层压裂缝扩展规律与可压裂性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0):1581-1591.
[9] 李彬册,赖枫鹏,赵立斌,许东东,逯广腾. 致密气储层流体赋存与气水共渗规律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9):1410-1419.
[10] 文卓,康永尚,康刘旭,李昀,赵群,王红岩. 页岩气工业建产区选区地质评价指标及其下限标准——以蜀南地区X区块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7):950-960.
天然气气藏工程
[1] 熊钰,彭杨,吴道铭,冯棚鑫,张玉龙,孙泽威. 海上高温高压凝析气藏凝析水产出机理及预测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7):1103-1111.
[2] 胡江涛,杨胜来,王蓓东,鄢友军,邓惠,赵向上. 深层碳酸盐岩气藏水平井三项式产能方程——以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灯影组储层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7):1112-1122.
[3] 江良冀,王国锋,胡勇,王继平,李忠诚,焦春艳,郭世超,郭长敏,陈璐瑶. 含水砂岩气藏储量动用分级评价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7):1137-1145.
[4] 刘华勋,高树生,李小刚,李奇,朱文涛,焦春艳,叶礼友,安为国,朱文卿.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致密砂岩气藏多层合采干扰指数模型及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6):950-962.
[5] 杨鑫,李星甫,唐雁冰,戴隽成,戚涛,李闽,刘旭. 孔隙—溶孔型碳酸盐岩气驱水动态网络模拟[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6):973-979.
[6] 熊钰,罗静,刘斯琪,兰雪梅,孙泽威,冉丽君. 川西北地区双鱼石区块超深层栖霞组气藏高产井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1):60-73.
[7] 刘洪林,刘德勋,李晓波. 四川盆地威远页岩气开发成熟区加密井可采储量概率法评估[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1):74-82.
[8] 郭智,王国亭,夏勇辉,杨勃,韩江晨. 多层透镜状致密砂岩气田井网优化技术对策[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11):1883-1894.
[9] 胡勇,李熙喆,江良冀,万玉金,郭长敏,焦春艳,柴小颖,敬伟,徐轩,周梦飞,贾玉泽. 柴达木盆地多层边水疏松砂岩气藏开采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9):1499-1508.
[10] 詹泽东,郭彤楼,赵爽,王勇飞,郭科,周仲礼,毕有益. 基于Hiles and Mott渗流模型的有界储层产量递减模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9):1509-1517.
[11] 张东涛,呼赞同,何叶,闫亚蕾. 水平井地质导向难点及对策分析——以四川盆地南缘昭通页岩气国家级示范区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8):1354-1361.
[12] 樊怀才,张鉴,岳圣杰,胡浩然. 页岩气平台式井组井间干扰影响因素分析及井距优化[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4):512-519.
[13] 王蓓,彭先,李骞,王娟,冯曦,佘娟,李滔,蔡珺君. 川西北栖霞组超深层气藏储渗类型及开发响应模式[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4):520-532.
[14] 吴志宇,高占武,麻书玮,赵继勇,时建超,李桢. 鄂尔多斯盆地长7段页岩油渗吸驱油现象初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2):1874-1879.
[15] 薛婷,黄天镜,成良丙,麻书玮,时建超. 鄂尔多斯盆地庆城油田页岩油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及开发对策优化[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2):1880-1888.
[17] 冯强汉,魏千盛,江磊,李桢禄,陈帅,何国林. 微重力监测技术在气藏开发中的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0):1571-1580.
[18] 陈京元,位云生,王军磊,于伟,齐亚东,吴建发,罗万静. 页岩气井间干扰分析及井距优化[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7):931-940.
[19] 王华,崔越华,刘雪玲,强阵阵,王世成. 致密砂岩气藏多层系水平井立体开发技术——以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示范区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4):472-480.
[20] 舒志国,刘莉,梁榜,陆亚秋,郑爱维,包汉勇. 基于物质平衡原理的页岩气井产能评价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2):262-267.
[21] 许莹莹,胡志明,端祥刚,常进,张彦从. 改进的页岩气五区复合产能模型及其影响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2):274-287.
[22] 万玉金,何畅,孙玉平,张晓伟. Haynesville页岩气产区井位部署策略与启示[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2):288-297.
天然气储层改造
[1] 孔祥伟,严仁田,许洪星,李松. 基于真三轴物理模拟多簇裂缝均衡起裂及延伸规律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3,34(7):1123-1136.
[2] 李松,叶颉枭,郭富凤,何婷婷,胡秋筠.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灯影组二段底水气藏酸压裂缝高度影响因素及控制对策[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8):1344-1353.
[3] 马许平,曾庆利. 多射孔压裂对水力裂缝扩展规律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2,33(2):312-323.
[4] 张矿生,唐梅荣,杜现飞,陶亮. 鄂尔多斯盆地页岩油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策略思考[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2):1859-1866.
[5] 付海峰,才博,修乃岭,王欣,梁天成,刘云志,严玉忠. 含层理储层水力压裂缝高延伸规律及现场监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1):1610-1621.
[6] 曾凡辉,张涛,马磊,郭建春,曾波. 深层页岩体积压裂缝网动态渗透率模型及其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7):941-949.
[7] 姜宇玲,陈晓宇,包汉勇. 页岩气分段压裂水平井产量递减快速预测新模型——以涪陵页岩气田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6):845-850.
[8] 王志荣,温震洋,陈玲霞. 水力压裂条件下裂隙性煤储层垂直试验井产能预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4):465-471.
[9] 卢宇,赵志恒,李海涛,刘畅,罗红文,肖晖. 页岩储层多簇限流射孔裂缝扩展规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2):268-273.
[10] 康毅力,杨东升,游利军,李鑫磊,白佳佳,邵佳新,曾涛. 富有机质页岩高温热激增渗效果实验评价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86-97.
[11] 张瑛堃,陈尚斌,李学元,王慧军. 页岩气储层水力压裂扩展有限元模拟方法及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2021,32(1):109-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