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 第2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3-02-10
  

  • 全选
    |
    目次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0-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天然气地质学
  • 易士威,林世国,杨威,施振生,李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须家河组致密天然气的分布具有层系多、面积广、规模大、丰度低,受控于岩性的特点,已经形成了万亿立方米的大气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四川盆地须家河组天然气在如此大范围内叠合连片分布,从而形成大气区。分析认为,烃源岩大面积分布形成广覆式生烃、储集岩大面积不连续分布形成广覆式储烃、盖层的大面积分布形成广覆式封烃以及生储盖层“千层糕”式的广互式组合是形成大气区的基本条件。而烃源岩的连续性生烃造成的持续性供烃,以及构造的稳定性造成的持续性封存是形成大气区的关键因素。烃源层、储集层和盖层在空间上的广互式组合,造成储层和烃源层大面积的直接接触,从而导致油气广复式成藏。这种广复式成藏加之烃源岩的持续性供烃以及持续稳定的保存,最终导致不同层系、不同类型天然气藏在空间上的大面积叠合连片的复式聚集分布,从而形成大气区。

  • 张建勇,周进高,潘立银,王小芳,王芳,郝毅,谷明峰,张润合,陈薇,吕玉珍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9-1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川东北地区在三叠系飞仙关组飞一段—飞二段沉积时期为孤立台地,发育了多个向上变浅的鲕粒滩沉积旋回,且飞二段沉积时期在孤立台地内部形成了膏质泻湖沉积。在孤立台地背景下发育的储层主要岩性为残余鲕粒泥—粉晶白云岩、残余鲕粒粉—细晶白云岩和晶粒白云岩。在向上变浅的鲕粒滩沉积旋回背景下,大气淡水淋滤导致每个向上变浅的旋回自上而下依次为:致密的泥晶白云岩→粒内溶孔(或铸模孔)型残余鲕粒泥—粉晶白云岩→残余粒间溶孔型残余鲕粒粉—细晶白云岩→晶间孔型晶粒白云岩。储层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飞仙关组白云岩储层经历了2期主要的白云石化作用,第一期为渗透回流白云石化作用,第二期为埋藏白云石化作用;渗透回流白云石化增加了岩石强度、抑制压溶和胶结作用,有利于孔隙保存,而埋藏白云石化造成一定的减孔;埋藏溶蚀作用对早期孔隙进行扩溶,增加了储层渗透率,但并不大规模增加储层的整体储集空间。综合分析川东北地区沉积背景、储层岩石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大气淡水淋滤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先决条件,渗透回流白云石化是优质储层保存的关键因素。

  • 金惠, 施振生, 杨威, 沈珏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9-2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障壁砂坝(障壁岛)不仅是重要的人类生活居住地,还是重要的油气聚集单元。川中上三叠统由滨岸向海方向,障壁砂坝与沼泽、潮坪、泻湖和浅海陆棚相伴生,滨岸局部地区发育有小型三角洲。纵向上,由下至上,障壁砂坝依次与浅海陆棚相、潮汐沟道相、沼泽相和泻湖相等沉积相构成一个完整的沉积旋回。障壁砂坝的形成与海平面稳定上升、小的地形坡降、地形坡折带发育和稳定的砂质物源供给有关。海平面稳定上升,波浪对沉积物进行改造,并在潮下带地形坡折带附近形成长条状的砂体。小的地形坡降有利于波浪和潮汐能量逐渐减弱,砂质沉积物在波折带附近逐渐堆积。随着海平面的持续上升,稳定的砂质物源供给保证障壁砂坝能够持续生长,不被海水淹没。

  • 郭迎春,庞雄奇,李建华,陈冬霞,李林涛,,邹越,冷济高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29-3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恢复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二段以来的沉积厚度得到须二段顶界面隆坳格局变迁过程。结合钻井成果和流体包裹体分析技术阐明了须二段天然气的成藏模式和成藏过程。研究表明川西坳陷须家河组须二段顶界面的古构造地貌发生了明显的隆坳格局变迁,现今坳陷中部的孝泉—丰谷构造带经历了宽缓斜坡—坳陷—隆起的演化过程,鸭子河构造经历了深坳到高隆的演化过程。川西坳陷须二段古隆起不具有常规控藏的特征,天然气早期“封闭”在鸭子河坳陷内,表现出深盆气特征。后期的构造抬升和隆坳演化及其派生的裂缝破坏了深盆气藏的稳定平衡状态,使得天然气发生侧向运移形成“连续分布、甜点富集”的现今形态。

  • 姚泾利,唐俊,庞国印,马晓峰,王琪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38-4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特征、主控因素分析及地层埋藏史和成岩史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以现今孔隙度为约束条件,将孔隙度演化分为孔隙度减小和孔隙度增大2个过程,分别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白豹—华池地区长8段砂岩储层从埋藏初始至现今的孔隙度随埋藏深度和地史时间变化的演化模型。结果表明: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为一个4段式分段函数。机械压实阶段为孔隙度减小模型,是以埋深为自变量的连续函数;压实和胶结作用阶段为孔隙度减小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连续函数;次生增孔是由于地层酸性流体的溶蚀作用而产生的,主要发生在80~100℃的温度窗口内。因此,溶蚀阶段为孔隙度增大模型,是对埋深和埋藏时间的复合函数;溶蚀阶段结束后地层孔隙度为压实和保持阶段,孔隙度减小模型是对埋深、埋藏时间及增孔量的叠加复合函数。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建立的该砂岩孔隙度定量演化模型符合地质实际,可以推广应用到研究区相似岩性、埋藏年代和沉积类型的地层孔隙度计算中,为孔隙度预测提供定量计算方法,以期对该区油气勘探提供借鉴意义。

  • 刘显阳,李树同,王琪,邱军利,郭正权,楚美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47-5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在长81期处于浅水湖泊沉积环境,盆地东北部的陕北地区在该期湖盆底部形态相对更加平缓、水体更浅。利用测井、岩心、薄片等资料,从储层类型、时空展布、岩石学特征、物性等方面研究了长81储层特征,认为研究区长81期主要发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和河口坝砂体,砂体单层厚度薄、泥质含量高,具有明显的多旋回性、砂体垂向和纵向上连续性差,但分布范围广;砂体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属于细砂岩和极细砂岩;物性整体上差,属于典型的低孔特低渗—超低渗储层。分析表明造成该类型砂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①研究区距离物源区远,且供给量不充足;②水体浅、湖盆底部形态平缓,湖岸线波及范围广;③湖水动力和河水动力弱。因此,在上述沉积环境下,在小期次湖平面升降过程中,长81砂体形成了“拉锯”式的砂体沉积模式。[HJ]

  • 南珺祥,刘博卿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54-6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偏光显微镜、环境扫描电镜、恒压压汞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恒速压汞技术对鄂尔多斯盆地神木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和下石盒子组天然气储集层进行了研究。研究区该储层岩性以粗粒、巨—粗粒岩屑石英砂岩为主,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次,由于成岩作用强烈,残余原生粒间孔基本全部丧失,而煤系地层提供的大量有机酸以及丰富的可溶性组分,使太原组形成了以溶孔为主的储集层,下石盒子组则主要以高岭石晶间微孔为主。恒速压汞的测试表明,太原组、下石盒子组储集层孔隙结构差别明显,太原组储集层孔径大、孔喉比大,而下石盒子组孔径小,孔喉比接近于1∶1,属于较差的孔喉配置。

  • 李霞,石玉江,王玲,胡松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62-6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低、孔隙类型多样、非均质性强,导致岩石物理响应特征复杂,气水层识别与含气饱和度准确定量评价难度大。结合研究区致密砂岩储层的特点以及气层的测井响应特征,优选了4种适用的气层识别方法,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指示能有效识别气层;根据储层孔隙结构与岩电响应关系特征,确立了双孔隙饱和度模型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并建立了适用于研究区的饱和度模型岩电参数。通过研究区大量井中的应用表明,上述气层识别方法在致密砂岩气层判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与阿尔奇模型相比,利用双孔模型及其岩电参数计算的含气饱和度具有更高的精度,更符合气藏的实际规律和岩石物理特征。上述方法为致密砂岩气层测井识别与评价提供了有效途径。

  • 胡林楠,赵靖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69-7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致密砂岩气藏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主力,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由于致密砂岩气藏不同于常规气藏,具有储层致密、物性差、电性响应不明显的特点,因此有必要针对致密砂岩气藏的有效厚度下限进行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某气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层为例,在“四性”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阐述了致密砂岩气藏有效厚度下限确定的方法,重点探讨了测试法、经验统计法、压汞参数法和测井曲线法。实际试气数据和横向对比验证表明,这些方法确定的有效厚度下限合理,符合研究区实际地质特点,操作简单,应用效果好。

  • 林世国, 郑荣才,刘满仓,王昌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78-8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震积岩是国内近几年研究的热点之一,越来越多的震积构造在古代地层中被识别出来。通过对不同盆地陆相碎屑岩典型震积构造的研究,对不同震积岩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认为陆相碎屑震积岩大多与砂土的液化作用有关,同生小断层应形成于砂土液化和微褶皱发生之后的应力调整期,其垂直断距应与下伏不同粒度砂岩的差异沉陷量相当。陆相碎屑震积岩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带或者岩性,因而并不具有统一的垂向沉积序列,但在粉砂质和泥级沉积物中可以发育与碳酸盐岩震动液化地震序列相似的沉积构造组合。震积岩的研究对构造—沉积演化史分析、地震预测、油气勘探和开发以及区域地层对比都具有重要意义。

     

  • 王芝尧,卢异,杨子玉,刘志英,赵勇刚,陈宪保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85-9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歧口凹陷地质构造样式分析入手,结合构造动力学机制,探讨其对输导体系和储集体系的影响,进而探讨油气成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歧口凹陷古近系NW—SE向多次凹复式箕状断陷结构和N—S方向歧口主凹双断复式地堑结构,主要受沧东伸展断裂系统和歧口伸展断裂系统的控制,在平面上形成了多凸多凹、凹隆相间的构造古地貌格局,为岩性油气藏的形成创造了有利空间;歧口凹陷构造样式控藏影响,体现为在油气运移时,主干断层控制油藏形成,次级断层改造油气分布,形成优势输导体系;在油气聚集时,有利储积相带发育,构造坡折带发育,有利圈闭发育.结合前人对油气成藏模式的研究,提出歧口凹陷4种成藏模式,即:陡坡带成藏模式、缓坡带成藏模式、断阶带近源成藏模式和盆内坡折带成藏模式。优选了勘探目标区,经钻探实例验证,取得良好效果。

  • 杨丽莎,陈彬滔,李顺利,于兴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93-9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西大同云岗组砂质辫状河以砂质沉积物为主,发育河道、心滩、边滩3种典型岩相组合,储集性能好,通常可作为良好的油气储层,但是其内部仍然存在泥质隔夹层。通过对山西大同侏罗系砂质辫状河典型露头的实测和分析,总结出砂质辫状河沉积中4种不同成因类型的泥岩,分别为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侧积披覆泥和洪泛泥。以单期水道为基本单元,建立了基于成因类型的砂质辫状河泥岩分布模式,限定了各成因类型泥岩的展布范围,泥塞、水道底部滞留泥和侧积披覆泥的分布受控于单期水道,洪泛泥的分布受控于活动水道,为有效预测砂质辫状河储层中泥岩的几何形态、空间分布规律及规模提供了概念模式。
     
  • 天然气地球化学
  • 陈瑞银,朱光有,周文宝,李伟,胡国艺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99-10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岩石化学、有机地球化学和地质证据表明,四川盆地川北地区二叠系顶部发育一套富含Ⅱ型有机质的硅质岩段,厚度约为30m,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08%,热解生烃潜力均值为12.55mg/g,等效镜质体反射率值为1.2%~2.0%,是一套长期被忽视,但应该被充分重视的气源岩层段。根据排出和滞留于烃源岩的液态烃裂解成气两端元条件下的热成熟度与产烃率关系,计算平均生油强度为(17.6~22.3)×104t/km2 ,平均生气强度为(1.65~1.98)×108m3/km,总体评价为一套优质气源岩层段,生气潜力值得高度重视。

  • 廖凤蓉,吴小奇,黄士鹏,于聪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08-11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坝气田位于川西气区北部,主要产层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二段和中三叠统雷口坡组三段,但其雷口坡组三段气藏的气源目前还没有定论。基于此,全面分析了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组分和碳、氢同位素组成,并选取中坝气田须家河组煤成气、河湾场气田二叠系茅口组和长兴组以及三叠系飞仙关组油型气、川东北飞仙关组油型气与之进行对比。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总体显示干气特征,干燥系数大都在0.97附近,H2S和CO2含量较高。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中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与中坝须家河组、河湾场气田及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的同位素组成都有明显差异,乙烷碳同位素组成较河湾场气田、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重,而甲烷碳同位素组成较川东北飞仙关组天然气轻。甲烷氢同位素值在-140‰左右,比川东北飞仙关组油型气普遍低约20‰,而高于中坝须家河组煤成气约30‰。综合天然气组分,碳、氢同位素及轻烃和汞的特征分析认为中坝气田雷口坡组天然气以二叠系油型气为主,混有部分须家河组煤成气,且受TSR作用改造。

  • 张俊,张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16-12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梨树断陷不同地区不同层位原油色谱、色谱/质谱等地球化学分析,系统地解剖了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组合特征的差异,将梨树断陷的原油划分为3种类型:Ⅰ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东南斜坡带与四五家子油气田,具有较高的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值,较低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γ-蜡烷/C30藿烷值、Ts/Tm值、C29Ts/C29降藿烷值、C30重排藿烷/C30藿烷值和C29ββ/(ββ+αα)甾烷值;Ⅱ类原油主要分布在北部斜坡带,具有较低的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值,较高的三环萜烷/五环三萜值、γ-蜡烷/C30藿烷值、Ts/Tm值、C29Ts/C29降藿烷值、C30重排藿烷/C30藿烷值和C29ββ/(ββ+αα)值;Ⅲ类原油主要分布于中央构造带,各参数介于Ⅰ类和Ⅱ类原油之间.最后结合原油物性特征,建立了不同类型原油的地球化学判识指标,明确了原油的成因与来源。

  • 宋宁,郭海莹,刘振,杨帅帅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23-12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金湖凹陷40个原油样品进行轻烃组分、Mango参数和成熟度等研究。甲基环己烷指数指示出该凹陷原油的干酪根类型为Ⅰ—Ⅱ型;C5轻烃特征显示有机质来源既有腐泥型也有腐殖型;Mango轻烃参数K1值基本符合轻烃稳态催化动力学轻烃成因模式,暗示着该凹陷原油有着相似的沉积环境;C5—C7轻烃三环优势大于五环和六环优势,表明该地区原油主要来源于湖相沉积环境的烃源岩;原油轻烃组分中的庚烷值和异庚烷指数都较低,原油成熟度低,原油形成温度在120~128℃之间。为进一步认识金湖凹陷原油和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提供科学依据。

  • 天然气开发
  • 程远方,徐太双,吴百烈,李娜,袁征,孙元伟,王欣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34-13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水力裂缝形态的正确判断是压裂施工设计和产能预测的重要部分,针对煤岩进行真三轴水力压裂,研究水平裂缝、垂直裂缝和复杂裂缝之间的转换条件,得出判断依据。实验证实:应力差(最小水平地应力减去垂向应力)为4~6MPa时,水力裂缝形态在垂直裂缝和水平裂缝间转变;在等应力差状态下,高围压状态会使水力裂缝形态趋于复杂;天然裂缝和割理对水力裂缝起裂与延伸过程产生不同影响;煤岩应力状态主导水力裂缝走向,当应力差异系数Kv在0.6~0.7之间时,煤岩内部天然裂缝和割理对水力裂缝形态有显著影响;并且在不考虑井眼附近天然裂缝时,需要苛刻的应力条件使水力裂缝的起裂阶段表现为水平裂缝。

  • 王少飞,安文宏,陈鹏,刘道天,梁鸿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38-14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3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广泛分布致密气资源,可能成为该地区天然气资源的重要接替。在对国内外致密气藏开发历程和现状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对以苏里格气田为代表的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气藏储层特征进行了分析,并与美国已开发致密气田的地质特征和气藏特征进行了比较,划分出了致密储层的四大成因类型,依据目前开发现状和攻关试验研究进展,结合致密气藏开发难点和问题,指出了下一步攻关的方向。
  • 郑丽坤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46-14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低渗透气藏由于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气体的渗流不再符合达西定律。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从气体多孔介质渗流力学理论出发,基于低渗透气藏非达西低速稳定渗流微分方程,建立了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影响的低渗透气藏三项式产能方程,并提出了求解方法。通过某气藏的实际资料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切实可行,计算结果可靠。

  • 天然气勘探
  • 贾义蓉,王天奇,窦玉坛,房乃珍,李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50-15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北非Pelagian盆地是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自侏罗系Jerba组到中新统Tazerka组均有储层发育,但下始新统顶部的货币虫滩坝灰岩是主力储集层,利比亚海上已发现储量的80%分布在货币虫灰岩储层中。Pelagian盆地C区块在构造高部位钻井2口,均因货币虫灰岩段的缺失而失利。通过正演、反演及地震多属性提取等技术手段,结合地质、钻井、测井、沉积古地貌等信息对下始新统Metlaoui群El Garia组货币虫灰岩进行了识别与预测。

  • 杨瑞召,赵争光,马彦龙,霍超,李洋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56-16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模型反演在实际应用中,存在反演结果过度模型化、反演可能扩展到地震频带以外以及估计的子波不准确导致反演误差较大等不足,谱蓝化和有色反演可有效白化地震子波,在地震带宽内改善频谱,提高地震分辨率,同时确保谱蓝化后的地震数据保持地下地层的真实反射系数。设计优化了谱蓝化和有色反演技术流程并将其应用在煤层气勘探三维地震资料中,有效地提高了反演波阻抗体对薄煤层的分辨能力。同时,反演结果被用于辅助精细构造解释薄煤层,纠正了单纯利用地震原始数据体解释层位出现的错误。

  • 谢清惠,邓宏文,郑文波,詹路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62-16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深海扇A区块的纵波阻抗对气水层的分辨能力低,利用常规叠后波阻抗难以有效预测流体展布范围,为此采用了叠前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技术是弹性波阻抗反演的进一步推广,其包含更丰富的岩性和流体信息,是一种有效的流体检测技术。在简介扩展弹性阻抗的概念以及反演方法原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研究区流体检测敏感参数,优选了流体检测的最优理论角度,最终计算生成了用于流体检测的扩展弹性阻抗曲线。对研究区实际资料进行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的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在深海扇储层的流体识别,特别是气水判别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由此为深海扇储层的含流体性质建立了一种有效的判别方法。
  • 非常规天然气
  • 李延钧,张烈辉,冯媛媛,刘欢,罗迪,刘家霞,贾学成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69-17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6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页岩气的定义,高有机质丰度既是成烃的物质基础,也是页岩气吸附的重要载体。利用页岩纵向高分辨率测井资料估算地层的有机碳含量,克服了因取心不足和受实验分析费用限制而造成的评价页岩的困难。依据页岩在不同测井曲线上的测井响应特征,利用电阻率、声波时差、自然伽马能谱等测井信息,采用ΔLg R法以及自然伽马能谱法回归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最后以四川盆地2口井的页岩层有机碳含量计算为例,对TO实测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和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陆相页岩层段ΔLg R与U(铀)曲线叠合法较为适用,对于海相页岩层段这2种方法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赵金,张遂安,曹立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76-18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的吸附特征决定了煤层气的开采特征,对比分析煤层气和页岩气的吸附特征对页岩气的开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页岩和煤层的等温吸附实验分别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煤层和页岩的吸附特征,页岩有机质含量和有机质成熟度对页岩吸附的影响,以及不同煤阶等温吸附特征。研究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页岩和煤层对甲烷的吸附量呈下降趋势,但是温度对页岩的吸附影响比煤层对甲烷吸附的影响更加明显;随着RO值的逐渐增大,煤层的PL值逐渐减小,VL值逐渐增加,页岩的PL值和VL值都逐渐减小;随着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煤层的PL值逐渐增加,VL值逐渐减小。随着页岩有机质含量的增高,页岩的PL值和VL值都逐渐增大;煤层对甲烷的最大吸附量比页岩多,采用降压解吸的方式对煤层吸附特征影响较大,但是对页岩气的吸附特征影响较小。

  • 韩双彪,张金川,李玉喜,姜文利,龙鹏宇,任珠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82-18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8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黔北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露头和实测剖面进行系统的基础地质调查基础上,对采集的页岩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矿物组成、物性条件及含气特点等实验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在岑巩、石阡、铜仁一带分布稳定、埋藏适中,厚度在40~60m之间,有机碳含量普遍大于2.5%,有机质热演化程度高,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页岩吸附含气量平均为2.74m3/t,并且TOC值与黏土矿物含量对其影响作用明显,在剖面上呈现规律性变化。优选并实施了位于黔北地区岑巩县羊桥乡的岑页1井,该井完井深度为1 526m,钻遇揭示的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黑色页岩厚度为53m,岩性以炭质页岩为主,气测录井发现页岩气显示。

  • 董清源,刘小平,李洪香,刘子藏,刘庆新,董谦,章亚,孙雪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1): 188-19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13.01.1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孔南地区孔店组孔二段暗色泥页岩为黄骅坳陷内重要的烃源岩,并在勘探中发现了广泛的泥页岩油气显示。研究结果表明,半深湖相—深湖相沉积环境控制了孔二段富有机质泥页岩及其夹层的分布与发育,其中深湖沉积中心暗色泥页岩厚度最大;孔二段暗色泥页岩具有厚度大、区域分布广、有机质类型好、有机质丰度高、有机质成熟度适中等特征。其中页岩油藏的储集空间及储层类型多样、富含砂质、硅质等脆性矿物;储层较为致密,具有低孔低渗的特征;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受岩性控制,具有一定的非常规油藏特征。在常规勘探中,孔二段已见到大量油气显示和小规模油气流,具备形成页岩油藏的有利地质条件;孔南地区孔二段页岩油资源比较丰富,其中王官屯—枣园区块可作为近期开展页岩油藏勘探开发的有利目标区,通过老井复查及加砂压裂测试,有望取得勘探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