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勘探”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天然气勘探
    杨柳, 朱亚东, 刁永波, 杨荣荣, 耿超, 宋继胜, 徐姣, 郑虹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4, 35(3): 529-54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7.023
    摘要 (36) PDF全文 (24) HTML (2)   可视化   收藏

    以往研究多认为川南荷包场地区茅口组遭受东吴期广覆式岩溶,叠加喜马拉雅期产生的北东向断裂(裂缝带)形成优质储层,围绕该断裂展开井位部署并获得一批工业气流井位。但前期对该地区茅口组的地震研究侧重于展示资料二叠系特征,缺少对地震资料二叠系—深层的整体解析。为此,基于高品质三维地震资料、地质及钻测井资料,以二叠系—深层为整体研究对象,建立新的地震地质解释模式,并进行构造演化分析,重新认识了荷包场地区茅口组储层主控因素及源储匹配模式。研究表明:①荷包场地区新发现NE向和NWW向2组基底断裂,均为直立、花状走滑性质,2组基底断裂均发育于前震旦系裂谷隆凹转换带,在晋宁期均已形成,向上多消失于中二叠统内幕;②因东吴运动,NE向基底断裂顶部形成NE向二叠系层间滑脱模式的盖层断裂(前期茅口组井位部署区),盖层断裂在喜马拉雅期定型而非喜马拉雅期产生,该盖层断裂有利于茅口组灰岩在东吴期顺断裂岩溶,是茅口组裂缝—孔洞型储层形成的主控因素;③NWW向基底断裂在东吴期继承性运动,产生古构造坡折带(古地貌差),可能为茅口组较高能沉积区,叠加表生岩溶可形成优质储层,地震剖面茅口组呈明显“丘状、内幕杂乱”的反射特征;④基底断裂沟通志留系烃源岩与茅口组储层,主要排烃期荷包场位于泸州古隆起区域,晚期构造调整小,油气成藏条件佳。研究为川南地区茅口组扩大勘探成果提供了新思路。

  • 天然气勘探
    梁浩然, 牛前, 徐芳艮, 冯莉娅, 徐国盛, 王德英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4, 35(3): 518-52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7.020
    摘要 (38) PDF全文 (21) HTML (1)   可视化   收藏

    有机碳含量 (TOC) 测井预测具有高纵向分辨率的特点,能够有效弥补海域钻井烃源岩样品取样数量不足的限制。烃源条件是控制渤海南部海域油气成藏的关键,为进一步明确渤南地区不同层段湖相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纵向分布特征,研究依托多口钻遇大套烃源岩层段的钻井,通过多元统计法,采用“分井分层精细预测”的方式建立研究区内11口钻井的烃源岩TOC测井预测模型。传统的“多元回归法”TOC测井预测案例采用“进入法”完成预测,并未考虑误差分析,存在大量“假拟合”现象。此研究针对不同层段筛选最优测井参数组合模型,并应用“逐步回归法”规避了“假拟合”现象。研究表明,渤海南部海域发育大规模优质古近系湖相烃源岩,自沙三段上亚段至东营组沉积期,优质烃源岩分布随郯庐断裂右旋走滑作用的不断增强向北东方向迁移。

  • 天然气勘探
    李芳, 孙万元, 郭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12): 2160-217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11.001
    摘要 (100) PDF全文 (95) HTML (5)   可视化   收藏

    地震振幅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在构造解释、目标评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测井信息较少的深海勘探中,准确的振幅属性有助于实现高精度的岩性识别和流体检测。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是近期南海西部深水区天然气勘探重要领域,但其地震振幅受到多因素的影响,严重制约地球物理评价的开展。为提高该区域储层预测与流体检测的准确性,提出了一种高精度地震振幅解耦技术。该技术利用正演模拟明晰振幅受多因素耦合影响的规律;采用振幅比值法识别流体性质对振幅的影响;通过半定量匹配解耦技术消除地层厚度影响;采用自适应子波分解技术降低盖层对振幅的影响,最终准确地预测了地层含气性。实际应用表明该技术有助于优化钻井部署,有效指导了琼东南盆地宝岛凹陷深水区的重大勘探突破和发现。

  • 天然气勘探
    宋瑞有, 裴健翔, 王立锋, 覃利娟, 罗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12): 2172-218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10.019
    摘要 (98) PDF全文 (124) HTML (3)   可视化   收藏

    南海西北部的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有一套大型复合海底扇体系,该扇体分布广、朵叶多,且受高温超压、多物源交会、水道冲刷改造及底辟活动的影响,多期次叠置发育、沉积构型杂乱,地震反射结构复杂,储层评价研究困难重重。从地质模式出发,基于三维可视化技术,多尺度从千米级至米级逐步递进解剖该大型海底扇,用相干、切片、子体雕刻、地震属性及古地貌等技术集成分析描绘该大型海底扇,研究其构造和结构,依次逐级刻画出区域振幅异常体、大型地质体海底扇、朵叶或水道、砂体、气组的空间形态,并雕刻单砂体,预测储层,检测烃类。最终在海底扇中梳理出4期11个朵叶砂体,并在开发阶段对砂体构型和气组空间展布特征做进一步精细研究,结合地质规律综合分析,对该海底扇体系取得多尺度全方位的认识,从勘探到开发全过程,有效评价了该复合扇体系的储层展布特征,钻井证实发现大气田并顺利开发。该三维可视化多尺度剖析技术对复杂地质体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天然气勘探
    葛家宇, 封从军, 姚兴宗, 屈红军, 孙萌思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12): 2184-219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11.003
    摘要 (111) PDF全文 (171) HTML (8)   可视化   收藏

    涠洲组是北部湾盆地海中凹陷的主要储集层,砂体的精细刻画研究对于该区域储层预测有着重要意义。涠洲组储层具有厚度薄、连续性差的特点,原始地震资料主频偏低,常规的薄砂体识别技术在该区应用效果较差。在正演模拟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钻井数据,利用分频分析方法对海中凹陷涠洲组三角洲前缘砂体开展精细刻画。研究表明:研究区目的层砂体顶界面为波谷,底界面为波峰;地震波振幅和能量与砂体厚度呈正相关;随着频率的提高,砂体的纵向分辨率逐渐增强。对比实际钻遇砂体在原始数据体和分频数据体同一剖面响应情况表明,分频数据体与原始数据体相比,对不同厚度的砂体识别优势明显。利用不同分频数据体对涠洲组三段三角洲前缘砂体进行精细刻画,结果符合三角洲前缘扇体展布规律,识别效果较好。

  • 天然气勘探
    李海英, 李伟, 刘军, 龚伟, 张万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11): 1961-197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5.009
    摘要 (124) PDF全文 (162) HTML (4)   可视化   收藏

    断控储集体是多期活动的走滑断裂破碎带经深部酸性流体溶蚀改造形成的多重孔隙介质特殊储层。断控储集体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储集空间纵横向非均质性极强,缝洞结构纵横向分隔性明显,常规储层预测方法在储集体内部结构及物性变化表征上,存在分辨率低、细节缺失等问题。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两步相控反演碳酸盐岩断控储集体预测技术。第一步,计算地震数据体结构张量属性,将结构张量属性体包络作为空间约束相,建立地震相约束低频趋势模型,使用该低频模型约束进行确定性反演,能够有效降低水平层状地震反射对确定性反演造成的干扰,准确刻画地震分辨率下储层顶、底位置及储集体内部非均质性横向变化特征;第二步,基于确定性反演波阻抗及测井主要岩相概率密度函数(洞穴相、孔洞相、裂缝相和非储层相),计算得到不同岩相的贝叶斯后验概率体,将该贝叶斯推论概率体作为反演相控体约束模型,进行三级相控地质统计学反演(即,第一级为结构张量属性体约束;第二级为确定性反演岩相体约束;第三级为测井一维岩相比例空间约束),能够进一步提升断控储集体内部储层横向非均质性及纵向分辨率预测精度。应用效果显示,“两步串联,三级相控”的相控反演方法,即常规地震分辨率叠后确定性波阻抗反演与高分辨率叠后地质统计学反演两步串联,地质统计学反演内部实现过程做三级相控,将地震的预测性与测井及地质信息的描述性有机结合,突破了对地震分辨率的传统认知,刻画断控储集体内部细节精度及横向非均质性变化能力提升,能够发现更多储集体内部形态变化及物性变化特征。两步相控反演方法在类似地质及储层条件研究区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天然气勘探
    王立静, 王铁一, 韩东, 孙珂, 崔书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11): 1971-198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8.003
    摘要 (117) PDF全文 (124) HTML (10)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仅依靠主干断裂带上的大串珠已难以稳产,因而钻探目标逐步转向小尺度缝洞体,而常规地震属性在小溶洞(直径约为地震道间距)平面位置和横向分隔性识别方面应用效果较差,亟需加强小溶洞体地震预测方法研究。为此,研究提出多方位二阶梯度新技术来提高小溶洞体识别的横向分辨率,从而准确刻画溶洞的平面位置并一步判定溶洞的分隔性。通过设计数值正演模型分析传统振幅变化率属性在溶洞识别方面的局限性,并针对该缺陷进一步提出方位二阶梯度属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塔河油田不同区块的三维溶洞识别中,并与其他常规属性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新属性在溶洞识别方面的横向高分辨率特征,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气藏开发井位部署和方案调整提供有力依据。

  • 天然气勘探
    周纯润, 王亮, 苏树特, 薛坤林, 王琼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4, 35(3): 542-55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8.007
    摘要 (44) PDF全文 (31) HTML (2)   可视化   收藏

    总有机碳含量(TOC)是烃源岩评价的关键参数。利用测井资料精确计算TOC对烃源岩综合评价起到重要作用。目前,传统的自然伽马法和ΔLogR法评价四川盆地东南部茅口组一段TOC均存在不足。为此,在茅口组一段测井响应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叠合ΔLogR法与自然伽马法TOC计算结果,构建反映碳酸盐岩矿物含量(Car)的参数T。进一步,对T值分类,优化自然伽马法及ΔLogRTOC计算结果,建立ΔLogR—GR新方法,有效解决了传统测井TOC计算方法的不足。应用实例证实,ΔLogR—GR法较传统自然伽马法和ΔLogR法计算结果精度更高,与地球化学元素测井(ECS)的TOC测量结果一致性更好,误差绝对值整体低于0.3,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 天然气勘探
    贺东阳, 高建虎, 李胜军, 张繁昌, 田彦灿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8): 1460-146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2.003
    摘要 (207) PDF全文 (95) HTML (2)   可视化   收藏

    当地层存在低速或高速层时,通常会产生强反射界面,储层弱反射信号被强反射信号所屏蔽,地震剖面表现为强能量同相轴,降低了储层预测的准确性。因此消除强反射对储层弱信号的屏蔽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信号的稀疏分解理论,提出一种基于动态字典分解的利用软门限方式消除地震强反射方法。首先采用雷克子波建立动态字典库,将地震强反射波形分解为动态字典的稀疏表示,然后利用软门限方式对动态字典中振幅较大的分量分别进行切除,以达到消除强反射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地震强反射消除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改善强反射消除之后的横向不连续性问题,而且降低了对强反射层位的依赖性,不需要提供准确的强反射层位数据。物理模型数据测试和实际资料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消除强反射的屏蔽影响,突显储层有效信号。

  • 天然气勘探
    赵玉莲, 张涛, 冯心远, 凌越, 王西林, 谢俊法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5): 914-92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3.01.011
    摘要 (258) PDF全文 (169) HTML (5)   可视化   收藏

    柴达木盆地扎哈泉北斜坡地区地表情况复杂,地下受构造挤压运动影响,断层断裂发育。该区现有的6块三维地震资料,采集时间跨度大,资料品质迥异,已有的单块处理成果显示,三维地震资料衔接区资料信噪比低,频率、相位、能量差异大,断裂成像不佳,层位、断面很难进行准确的空间识别与追踪,制约了该区的深化勘探。在详细分析原始资料特点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该区6块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连片静校正、叠前噪音净化、一致性处理、数据规则化和各向异性叠前时间偏移连片处理关键技术研究。处理成果频率、相位、能量等一致性好,反射特征突出,中深层复杂构造成像清晰,断点、断面清楚,解决了区块衔接段频率、相位、能量等的不一致性和由于不满覆盖和偏移速度场不统一带来的偏移归位不准问题,为后续构造解释和储层预测提供了高品质的资料。

  • 天然气勘探
    郭志军, 赵凌云, 吴章利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3, 34(5): 928-93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12.016
    摘要 (335) PDF全文 (139) HTML (28)   可视化   收藏

    为预测贵州省大河边向斜大河区块煤层气资源富集区,探索三维地震在贵州省煤层气勘查开发中的有效性,依托该区块4 km2三维地震工区勘探资料数据体,利用煤层气领域地震(勘探)资料处理的新技术、新方法开展预测。首先,采用煤层气递进式储层预测思路,利用CGG公司的Jason地学研究平台,开展地震反演预测,获得了煤层厚度、煤层含气量、煤体结构及地应力4个煤层气评价参数的平面分布图。然后,基于研究提出“多因子赋权逐级评价法”,对煤层厚度、含气量、煤体结构等每个评价参数单独形成赋权后,再采用累加的方法,形成了多参数联合的甜点评价权重因子参数。最后,依据计算的综合甜点评价参数(甜点评价参数取值在20~50之间),评分在40~50之间的划分为一类甜点,评分在30~40之间的划分为二类甜点,评分在20~30之间的划分为非甜点,绘制工区煤层气甜点区分布平面图。预测结果表明:一类甜点区主要位于工区中部,整体呈南北向展布,作为煤层气井位部署的规划区。研究成果对工区下一步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天然气勘探
    周亚东,蒋裕强,杨广广,曾青高,何昌龙,冯林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9): 1532-154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6.005
    摘要 (414) PDF全文 (380) HTML (12)   可视化   收藏

    川中北部地区中侏罗统沙溪庙组发育三角洲—河流沉积体系,纵向上发育多期河道砂组,叠置规律复杂,优质储层和富气区分布规律不清。采用“沉积相—物性—含气性”的研究思路,首先明确沙溪庙组砂岩优质储层具有“顶谷底峰”的反射特征;然后厘定23期河道发育期次和边界。结果表明:河道砂组主要由北东向南西条带状展布,河道宽度在100~4 500 m之间;纵横波速度比小于1.68时沙二段河道砂组具有较高的含气概率,富气储层主要分布在河道砂体的边滩部位。研究成果形成了致密河道砂体精细刻画及富气区预测技术流程,为川中北部地区沙溪庙组致密气藏的规模增储和效益上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 天然气勘探
    孙雄伟,张枫,张宝权,赵龙梅,贾学成,姜宏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7): 1165-117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1.013
    摘要 (438) PDF全文 (200) HTML (14)   可视化   收藏

    大宁—吉县区块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其发育煤系地层,岩性复杂,储层致密且薄,横向变化快,造成砂岩储层地震反射特征多样,定量预测难度大。从储层地震响应特征分析及相控储层反演2个方面入手:首先根据区内地质、测井等资料,采用正演技术建立沉积相—地震响应特征—地震相识别图板,一维模型正演落实上覆煤层、下伏灰岩变化引起的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的变化,完钻井二维正演落实该区厚砂体、中厚砂体和薄砂体3种地震响应识别模式;然后采用波形指示反演方法,开展“相控反演”,实现研究区山23亚段致密薄储层的定量预测。结果表明:中厚砂体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南部,平面上呈2个近南北向展布的条带,纵向上储层叠置,厚度较大,是下步开发有利区。该研究成果有效提升了大宁—吉县区块煤系地层致密气薄储层的预测精度,为部署高产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研究方法也可为同类气藏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 天然气勘探
    谭万仓,杨飞,赵亮,熊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7): 1155-116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1.010
    摘要 (384) PDF全文 (140) HTML (8)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仪陇地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型储层埋藏深度较大,沉积地质背景较为复杂,钻至深层的探井较少,难以准确预测鮞粒滩型储层的空间分布,制约了飞仙关组的油气勘探。飞仙关组储层主要为该组的一段、二段鲕粒滩,岩性以亮晶鲕粒灰岩和残余鲕粒灰岩为主,大多分布于台缘带上。地震正演模拟结果显示,鲕粒滩在地震剖面上外形呈现为透镜状,具有较强振幅和较低频率。采用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在鲕粒滩发育的台缘带上,利用地震振幅属性有效地预测仪陇—平昌地区飞仙关组鲕粒滩储层的空间展布。鲕粒滩型储层的识别及其分布特征与实际钻探结果匹配度较高,证明通过地震属性分析对鲕粒滩型储层的识别及分布进行预测是切实可行的,为下步对该类储层进行勘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沉积相分析、地震正演模拟与地震属性分析有机结合能有效进行深层鲕粒滩储层识别与勘探。

  • 天然气勘探
    林海宇, 熊健, 彭妙, 刘向君, 梁利喜, 丁乙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10): 1712-172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5.004
    摘要 (380) PDF全文 (159) HTML (6)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MH凹陷F组陆相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开展了不同角度岩样声波波速测试以及单三轴压缩测试,分析并计算了研究区页岩油储层地层压力及构造应变系数,对比了使用均质体地应力模型(黄氏模型及组合弹簧模型)与横观各向同性地应力模型计算水平地应力效果。结果表明:0°、45°及90°方向岩样声波波速差异明显,体现出较强的各向异性特征;岩样破坏形态以脆性破坏为主,90°方向岩样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以及泊松比明显大于0°方向岩样力学参数值;横观各向同性地应力模型计算水平最小、最大地应力结果与实测地应力相对误差仅为1.79%、5.00%,相对于均质地层的组合弹簧模型和黄氏模型而言精度更高。因此,使用横观各向同性地应力模型计算陆相页岩油储层地应力有更好的效果,对于压裂层段优选、钻井安全钻进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 天然气勘探
    曹飞, 卢志强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10): 1702-171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5.003
    摘要 (350) PDF全文 (158) HTML (3)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顺北地区碳酸盐岩断溶体体系受控于深大走滑断裂,储集空间主要表现为孔洞和裂缝,其极强非均质性加剧了储层地震响应特征的复杂性。该地区断溶体的优质储层埋深不同,不利于传统反演中的低频模型建立。相约束贝叶斯同时反演技术将贝叶斯分类与叠前同时反演相结合,基于纵横波速度与密度等多弹性参数划分不同的相,并针对每一个相进行深度趋势分析,建立相应的弹性参数初始模型,共同约束反演过程,与传统反演技术相比,该技术不仅提高了反演精度,而且还增加了密度反演的稳定性。以顺北地区5号断裂带北段碳酸盐岩断溶体为研究对象,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利用弹性参数划分出缝洞灰岩与致密灰岩2种相,进而开展深度趋势分析与反演。通过单个缝洞等效模型试验及实际应用分析,相约束贝叶斯同时反演得到的密度数据与5号断裂带北段W3井和 W3C井钻遇储层吻合程度较高,验证了该反演技术在研究区的适用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 天然气勘探
    曹正林, 李攀, 王瑞菊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5): 807-81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12.011
    摘要 (554) PDF全文 (159) HTML (12)   可视化   收藏

    对应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地球系统转换期(简称P—T转换期),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P3-T1经历了从前陆冲断向整体拗陷的转变,发育T1/P、P3w/P2w 2期大型不整合及上乌尔禾组(P3w)、百口泉组(T1b)2套退覆型低位沉积,形成了一批大型—特大型砾岩油田。针对T1/P和P3w/P2w 2个三级层序界面,识别出与构造挠曲和侵蚀作用相关的2类坡折带:构造挠曲坡折带受控于持续性古隆起,控制层序界面之上地层向斜坡高部位逐层“单向超覆”,侵蚀坡折带受控于古残丘,控制层序界面之上地层向古残丘“双向超覆”或沿下切沟谷低位充填。2类坡折带均控制地层沉积变化,有利于形成上倾超覆型、低位充填型和地层削截型岩性地层圈闭。研究成果对于指导古地貌背景坡折控制下的大型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 天然气勘探
    周彦球, 王贵文, 江程舟, 刘秉昌, 解宇强, 赖强, 夏小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5): 831-84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12.003
    摘要 (398) PDF全文 (208) HTML (11)   可视化   收藏

    以四川盆地金华—中台山地区沙溪庙组为例,研究致密砂岩储层的声学特性在含气性识别、饱和度计算及产能预测中的应用。通过30块岩样的变饱和度声波实验,分析纵横波时差、纵横波速度比随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的变化规律,形成局部增强的声速图版及线性判别边界,进而建立分段饱和度模型。经试气资料验证,改进的声速图版可有效地识别Ⅰ、Ⅱ类气层,符合率为87.5%;基于声波实验的饱和度模型仅需少量测井曲线作为输入项,简单实用,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一致性好。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积分求取储层的累积含气厚度,结合试气资料分别建立直井段与水平井段的产能预测模型,其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3和0.67,可有效指导研究区产能预测。还分析比较了基于Gassmann方程的声学饱和度模型,认为该类模型所需理论参数较多,不确定性较大,而且存在伪边界效应,实验数据和测井资料均证实其适用性较差。

  • 天然气勘探
    印森林, 陈强路, 袁坤, 陈恭洋, 吴有鑫, 陈星月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9): 1518-153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2.04.010
    摘要 (360) PDF全文 (90) HTML (8)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碳酸盐岩高陡生物礁露头多尺度非均质性研究存在的不足,利用传统野外考察与无人机倾斜摄影数字露头技术相结合,对湖北省西部(鄂西)利川见天村野外多个不同尺度的露头剖面进行了采集、处理与地质解释,基于三维数字露头数据开展了不同尺度的生物礁沉积体系、沉积微相和岩相组合非均质性研究,并对重点露头进行了三维模拟,最后,阐述了生物礁内部有利储层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①无人机倾斜摄影处理后数字模型具有与图像信息对应的三维坐标,可精准定位任意点坐标和测量地质体规模。依据采集信息精度建立了米级别的见天村宏观模型、分米级别的见天村陡崖剖面和厘米级别的采石场剖面等3个模型,为多尺度生物礁非均质性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②露头区大尺度沉积相带主要为自西向东发育的开阔台地、局限台地、生物礁和碳酸盐岩斜坡相。中尺度以生物礁发育礁基、生物丘、礁核和礁顶等4个微相为主,其中,礁基以薄层板状灰岩为主,单层厚约20 cm,总厚60 m;生物丘以多层不规则丘状沉积为特征,单层厚约30 cm,总厚45 m;礁核为不规则的凸起块状岩隆,厚度约为80~120 m;礁顶为块状晶粒白云岩,厚度约为20 m;小尺度礁核内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5期旋回,受海平面升降影响,不同旋回生物组合和岩性差异明显。③生物礁有利储层以发育晶间孔和晶间溶孔的礁顶晶粒白云岩为最好,其次是发育生物体腔孔和溶蚀孔隙的礁核微相骨架礁灰岩,物性相对较差的为发育黏结格架孔、溶孔和重结晶后的晶间孔礁丘的藻黏结礁灰岩。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与传统露头研究方法相结合不仅可以定量表征不同尺度生物礁露头非均质性,而且对指导生物礁型气藏的勘探开发意义重大。

  • 天然气勘探
    赵虎, 冯艺丹, 王轶, 李世临, 胥良君, 邸志欣, 朱彬瑞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1): 153-16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8.015
    摘要 (562) PDF全文 (129) HTML (11)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国家油气需求进一步增加,致密储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川东地区凉高山组是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具有层系多、河道规模大、砂体厚、生储组合好和烃源丰富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勘探前景,但也存在储层岩性致密、孔渗低、勘探程度低等难题。针对这些问题,从地震地质资料入手,详细分析凉高山组纵横向砂岩储层地震地质特征。研究发现:优势砂体发育在凉高山组中上部,中下部烃源岩发育好,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为主要储集体,河道宽度大,河道沙坝呈块状非连续性分布,油气保存条件较好。储层甜点区受相带控制特征明显,远离通天断层的向斜区、河道中沙坝、裂缝发育区为最有利的勘探区域。

  • 天然气勘探
    杨敏, 于鹏, 朱光有, 张罗磊, 闫磊, 赵崇进, 马德波, 陈志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1): 168-18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8.005
    摘要 (491) PDF全文 (236) HTML (8)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新元古界—寒武系深层成为风险勘探和地质研究关注的焦点和热点。由于盆地8 000 m以深深层地震资料品质差,地层展布及厚度、断裂分布等认识不清楚,制约了对深层勘探领域的评价。以塔里木盆地内的重力数据、磁力数据以及大地电磁数据为基础,结合地表露头、钻井、地震等资料,建立了耦合地震约束信息的重磁电三维联合反演方法,实现了对塔里木盆地深部6~10 km储层的物性结构进行准确刻画;解决了盆地深部古老地层的残余厚度展布、深大断裂发育情况以及盆地不同区块现今地温梯度差异大等地质问题,为塔里木盆地下一步深层勘探提供方向。研究认为:塔里木盆地震旦系—南华系具有相对低—中阻、弱—中等磁性和低密度的物性特征,地层残留厚度主要分布在盆地东北、西南2个方向,其残留厚度范围为500~4 500 m,与目前地震资料预测的厚度相吻合;盆地基底主要发育北东东向、北西向、近东西向3个方向的深大断裂,其控制了盆地“四隆五坳”构造格局和震旦系—南华系残留地层分布;塔里木盆地不同块体地温梯度的差异性与磁性层底(居里面)深度密切相关,同为隆起区,古城地区磁性层底埋深相对于塔中、塔北较浅,但其地温梯度最高。

  • 天然气勘探
    《天然气地球科学》年第期封面及目次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1): 2211-2212.
  • 天然气勘探
    窦玉坛, 李斐, 杜广宏, 刘峰, 王大兴, 王永刚, 张盟勃, 黄研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2, 33(5): 820-83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10.020
    摘要 (329) PDF全文 (199) HTML (11)   可视化   收藏

    鄂尔多斯盆地SD地区为典型的低孔、低渗致密气区,但该区上古生界二叠系山2段和太原组普遍发育煤层,形成的强反射会掩盖其上下有效储层的响应特征,同时背景沉积作用也掩盖了储层的部分特征。为此将地震记录定义为均一反射层和岩性体反射的组合,均一反射层地震特征表现为低频、相位稳定,对有效储层预测会有干扰作用,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Hebb神经网络主分量分析的均一反射体提取方法,引入Ricker子波核函数,将原始地震数据通过内积操作变换到特征空间,提取非线性特征,解决原始样本空间地震数据样本线性不可分的问题,利用该方法的非监督在线学习能力,设计迭代算法计算,可以得到均一反射体,最终变换得到岩性体,实现储层的精细刻画。通过构建含煤层的二维模型验证了该方法去除均一反射层的可行性,并应用于SD地区A工区,可以有效去除均一反射层(包括去除强反射地层)影响,有利于提高利用高维度地震数据进行有效储层精细描述的准确度。

  • 天然气勘探
    周路, 钱妤婕, 吴勇, 张连进, 兰雪梅, 王琦, 钟高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 32(10): 1532-154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7.010
    摘要 (422) PDF全文 (268) HTML (13)   可视化   收藏

    川西北九龙山地区三叠系飞仙关组二段在天然气勘探中取得重大突破,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井下钻探资料显示飞仙关组二段(简称飞二段)发育多套储层且主要集中于飞二上亚段,整体非均质性较强,岩性、物性复杂多变,储层厚度较薄、钻井较少,难以明确鲕滩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制约着该区天然气勘探进程。针对川西北九龙山地区飞二上亚段鲕滩储集层,利用井下储层特征及三维地震资料,分析鲕滩储层反射特征,再利用正演模拟,建立鲕滩储层地震响应模式,明确该区鲕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为弱振幅—断续反射;通过采用层拉平印模法恢复飞二段古地貌,结合地震相分析及地震振幅属性特征,确定了鲕滩体发育有利相带分布特征。在有利相带分布的基础上,利用以相对阻抗为主的调谐振幅反演及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对储集层空间展布进行精细预测,明确了储集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同时对鲕滩储层厚度及裂缝发育进行了预测,其储层厚度预测结果与实钻结果较为吻合,证实了该预测方法在该地区具有适用性,并根据裂缝发育、波阻抗值小于1.6×106 g/(cm2·s)、储层厚度大等指标进一步圈定鲕滩储层有利发育区,为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有利依据。

  • 天然气勘探
    牛卫涛, 朱斗星, 蒋立伟, 韩冰, 张文萍, 周川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 32(10): 1546-155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7.001
    摘要 (826) PDF全文 (288) HTML (11)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地面地下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为了更好地寻找适合页岩气赋存的“甜点”区,支撑钻井、压裂工程的高效实施,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系统梳理总结了“甜点”主控因素,明确了盆外复杂山地页岩气“甜点”受控于三大要素:①优越的储层指标,是页岩气富集高产的物质基础;②良好的保存条件,是页岩气“成藏控产”的关键;③有利的工程品质,是页岩气高效开发的核心。鉴于盆外特殊的地质背景,保存条件和工程品质分析显得格外重要。在地质工程一体化理念的指导下,针对南方复杂山地页岩气的地质工程特点,在钻测井等资料评价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地球物理优势,紧紧围绕示范区三大“甜点”主控因素针对性开展复杂山地页岩气储层“甜点”综合评价,最终达到地质“甜点”和工程“甜点”兼顾统一,为井位高效部署实施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南方山地页岩气“双复杂”矛盾日益凸显,基于“甜点”主控因素的储层综合评价技术将会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地质地球物理工程一体化将是非常规油气高效开发的必由之路。

  • 天然气勘探
    李明强, 张立强, 李政宏, 张亮, 毛礼鑫, 徐小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 32(10): 1559-157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3.001
    摘要 (655) PDF全文 (161) HTML (8)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依奇克里克地区下侏罗统阿合组储层成岩作用复杂、非均质性强,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利用岩心观察、普通薄片和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等多种地质资料,依据成岩作用及成岩矿物将目的层划分为5类成岩相:致密压实相、碳酸盐胶结相、不稳定组分溶蚀相、溶蚀微裂缝相和微裂缝相。通过交会图处理常规测井资料,发现不同的成岩相具有不同的测井响应,但由于不同的成岩相测井响应存在信息重叠,因此并不能通过交会图识别不同成岩相。利用BP神经网络对测井信息进行数据挖掘,将成岩相测井识别从低维线性不可分问题映射到高维非线性可分,训练出的学习模型准确率较高,并通过与薄片鉴定结果和孔渗数据的对比,验证了学习模型的准确性,进而为缺乏取心井段的储层成岩相测井识别提供依据。

  • 天然气勘探
    刘雅慧, 王才志, 刘忠华, 王浩, 刘英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21, 32(7): 1084-109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21.02.007
    摘要 (1015) PDF全文 (653) HTML (19)   可视化   收藏

    吉木萨尔凹陷位于准噶尔盆地东部,是中国陆相页岩油的典型代表区域。凹陷内芦草沟组发育上、下2套页岩油“甜点”段,储层岩性和孔隙结构复杂、物性较差,利用测井方法进行储层含油性评价难度较大。为准确评价储层含油性,有效识别流体性质,综合利用密闭取心饱和度分析结果和总有机碳含量与油的碳含量之间的约束关系,改进了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含油饱和度的T2截止值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计算含油饱和度及储层可采性指数,并深入分析了含油饱和度、储层可采性指数的关系及含油性评价效果。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准确评价混积岩型页岩油的含油性具有重要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