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8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07-08-10
  

  • 全选
    |
    综述与评述
  • 戴金星, 邹才能, 陶士振, 刘全有, 周庆华, 胡安平, 杨 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473-48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4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定量或半定量地研究中国大气田形成条件和主控因素,特别注重研究那些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的量化和半量化条件和因素,认为中国大气田分布在生气中心及其周缘(生气强度大于20×108 m 3/km2),晚期成藏是中国大气田形成的普遍规律(除鄂尔多斯盆地的大气田和徐深气田成藏在白垩纪外,其余大气田均成藏于第三纪和第四纪),有效烃源区内古隆起圈闭有利于大气田形成(分为古构造形成与聚气同步型、古构造聚气滞后型、古构造聚气叠置型),大气田多形成于煤系或其上、下圈闭(分为自生自储式、下生上储式和上生下储式),大面积孔隙型储集体(砂岩储层孔隙度多大于12%,渗透率多大于3×10\+\{-3\} μm\+2;碳酸盐岩储层孔隙度多大于3%,渗透率多大于1×10\+\{-3\} μm\+2)和低气势区有利于形成大气田。综合利用这些条件指导中国大气田评价和勘探,近10 a来取得了好的效果,发现储量在1 000×108 m3以上大气田8个(克拉2、苏里格、大牛地、榆林、乌审旗、子洲、普光和徐深等气田),促使中国天然气工业快速发展,2005年天然气产量达500×108 m。
  • 天然气地质学
  • 刘树根, 马永生, 黄文明, 蔡勋育, 张长俊,王国芝, 徐国盛, 雍自权, 盘昌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485-49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48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上震旦统灯影组是世界上最老的油气储集层之一,由于其时代老、埋藏深、成岩演化历史复杂,岩层储层物性的演化总趋势是越来越致密,因此,研究灯影组储层的致密化过程是掌握其作为优质储层形成机理和发育规律的前提,也是揭示我国西部叠合盆地海相储层演化过程和特征的有效途径。指出:震旦系灯影组在四川盆地一般厚300~1 200 m,主要以藻白云岩、晶粒白云岩为主,可见马鞍状白云岩,成岩后期的改造主要以准同生白云岩化为主,次为埋藏白云岩化,另具发生深埋白云石及热液白云石的条件;主要储集类型为裂缝—孔洞型,基质孔隙度较低(1%~2%)。认为四川盆地不同地区震旦系灯影组溶孔或溶洞中的充填矿物具有相似性;溶蚀作用是形成该盆地震旦系灯影组优质储层的必要条件,发育有表生岩溶、埋藏岩溶及构造(褶皱)岩溶作用;硅化作用是使震旦系灯影组致密化的重要因素,其期次多、形态多样。着重指出:灯影组晶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成岩早期压实及窗格孔内胶结(孔隙约降低40%~45%)→早期硅化/重结晶作用(孔隙度变化不大)→抬升溶蚀/填充作用(或持续深埋)→(再次埋藏)压溶/重结晶(油气充注)→深埋溶蚀作用→充填及重结晶作
    用→构造抬升破裂/角砾化作用(或持续埋深)→淡水淋滤/硅化/去白云石化作用(或持续埋深)→充填作用;灯影组颗粒白云岩致密化过程为淡水、海水、混合水各类成岩胶结作用(少量溶蚀作用)(孔隙约降低10%~20%)→压实变形→表生岩溶→硅化作用/重结晶作用→压溶/构造岩溶/重结晶作用/深埋溶蚀/充填(油气充注)→抬升/构造破裂作用(或持续埋深)→溶蚀/硅化/充填作用。
  • 苗继军, 贾承造, 邹才能, 邓述友, 苟柱明, 宋玉斌, 侯向辉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497-50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49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继在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塔中I号带上奥陶统发现含油气礁滩体资源量约(3~5)×10\+8 t油当量\]之后,又在其下奥陶统顶部风化壳获重大油气勘探突破。指出塔中地区下奥陶统风化壳岩溶为加里东中期构造运动的产物,分布广泛,溶蚀孔洞与裂缝发育,储集条件良好,呈准层状展布;上奥陶统含泥灰岩与下奥陶统岩溶储层可以构成有利的储盖组合,具有油气大规模聚集的有利地质基础。认为塔中地区北部斜坡区成藏条件较有利,资源潜力大,是近
    期天然气勘探的现实领域。
  • 张荣虎, 张惠良, 沈安江, 陆俊明, 沈扬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01-50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沉积环境入手,依据岩心、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资料,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对塔里木盆地西部麦盖提斜坡西段下石炭统巴楚组生屑灰岩段进行了研究,指出该区生屑灰岩段优质储层的岩性为粉晶白云岩、泥粉晶白云岩及灰质白云岩;储集空间以孔(晶间孔、晶间溶孔、鸟眼孔)+构造溶扩缝组合为主;孔隙结构具有粗歪度,分选好的特点,排驱压力一般小于0.5 MPa,最大孔喉半径一般为1.5~20 μm,平均孔喉半径大于0.5 μm,最大可达7 μm;孔隙度
    为8%~29.6%(均值104%),渗透率一般为(0.1~68.4)×10\+\{-3\} μm\+2(均值2.6×10\+\{-3\} μm\+2),属中孔中渗—高孔中渗(Ⅰ—Ⅱ类)储层。认为蒸发台地潮上含膏云坪及潮间带上部灰云坪环境是优质储层发育的先决条件,白云岩化、准同生大气淡水溶蚀作用、海西期构造裂缝—油气注入对储层的储集空间发育、连通、保存起到主要的建设作用;优质储层的分布纵向上受控于沉积环境,集中发育在生屑灰岩段的上部—顶部的蒸发台地相带,厚度1~5 m,横向上受控于早石炭世晚期群苦恰克古隆起,沿古隆起既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成岩相带(准同生白云岩化、大气淡水溶蚀),也是油气勘探的重点目标区。
  • 毕长春, 李联新, 梅燕, 张延充, 何诚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09-51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盆地东部地区龙潭末期形成的“开江—梁平”海槽古地貌与长兴期的持续海侵背景共同控制了该区长兴组生物礁的生长形态及分布规模,而“开江—梁平”海槽东西两侧的台缘相带为生物礁分布的有利相带。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结合长兴组顶部的反射形态和长兴组顶部与底部反射时差等特性,识别出了长兴末期“海槽—前缘斜坡—岩隆—台地”相带,且生物礁主要分布在地震岩隆相带中,认为三维地震资料中的振幅切片和相干体切片技术,可以精细“雕刻”生物礁形态和分布特征。
  • 赵雪凤, 朱光有, 刘钦甫,张水昌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14-52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正处于一个大发展期,而且海相碳酸盐岩油气田多数处于埋深4 000 m以下深部的古生界层系;如何在深层碳酸盐岩中寻找优质储层已成为油气勘探家们关心的焦点;与国外相比,我国深部碳酸盐岩地层形成时间早且后期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成岩演化历程复杂,孔隙型储层难以预测。认为深部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孔隙的发育受多种因素控制,其中白云岩化对于改善储层性质有着重要作用;烃类侵位带入的有机酸对溶蚀孔隙的发育具有一定的作用,弱酸性的液态烃抑制了储层的成岩作用,有利于孔隙的保持;烃类热演化中产生的CO2等酸性气体有利于埋藏溶蚀孔隙的产生,特别是硫酸盐热化学反应(TSR)产生的H2S等酸性流体对次生孔隙的扩容和增加新的溶蚀孔隙更具有关键作用;构造不整合面、断层、构造微裂缝对深部孔隙的发育起到了连通的作用。
  • 滕建彬, 沈建伟, 金春花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22-52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研究地质历史时期沉积的微生物碳酸盐在石油勘探方面具有3个重要的意义,一是微生物碳酸盐可作为古环境和古气候的良好指示,有利于古地理重建;二是可通过分析微生物碳酸盐沉积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评价有机质类型;三是可通过研究微生物碳酸盐中有机质的保存情况评价生烃能力。通过对微生物碳酸盐的发育条件和油气成藏模式的分析认为,发育在斜坡沉积环境中的含微生物碳酸盐建造和纯微生物碳酸盐建造不但可以成为油气储层,而且还可以作为生油气层之一,其中以生物礁为主,微生物碳酸盐为辅的地层,因靠近海相烃源岩地层或直接被海相油页岩覆盖,在海侵体系下极易形成良好的盖层,具备良好的油气成藏潜力。建议在我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油气勘探中加强微生物碳酸盐的研究,可为探寻我国的海相油气地层提供新的勘探途径和方法。

  • 刘宏, 谭秀成, 周彦, 李俊良, 林建平, 李倩, 冯云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27-53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碳酸盐岩滩相储层具有极强的非均质性,储层的优劣严格受沉积微相和微古地貌起伏所控制,而测井相的变化能很好地反映由台地内次一级古地形起伏控制的沉积分异作用。以四川盆地中部磨溪气田为例,分析了下三叠统嘉陵江组嘉二2亚段A层的测井相类型、特征及测井相分布,指出自然伽玛曲线形态呈箱型、钟型+漏斗型的地区是强水动力条件下滩核微相的测井响应,反映古地形相对高处,储层发育好;而曲线形态呈指型和尖峰型的地区则为滩间洼地或滩缘微相的响应特征,反映古地貌相对较低,储层发育差,认为颗粒碳酸盐岩测井相研究是准确解释标志层岩性的重要手段,而解释成果则是沉积微相精细描述和沉积期微地貌
    恢复研究的必要依据,也是碳酸盐岩隐蔽滩相薄储层预测和储层非均质性研究的基础。
  • 李凤杰, 赵俊兴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31-53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信号处理使得地质问题的定量分析成为地学研究的热点之一。Matlab软件中的功能函数,大大简化了数学运算的过程,可以将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与地层中的米兰柯维奇旋回联系起来,不仅给科研工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条件,也为数学分析与地学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应用该方法对川东北地区二叠系长兴组进行沉积旋回周期分析,发现地层中保存着13 23~13 37、4.91~5.35、3.60~3.96 m的主要沉积旋回周期和
    2.18~2.38、1.85~1.88 m的次要沉积旋回周期,且这些沉积旋回周期均受控于古气候周期变化。
  • 李士祥, 胡明毅, 李浮萍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35-53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3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主要为一套辫状河三角洲相砂岩,储集岩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长石岩屑石英砂岩和岩屑长石石英砂岩,经历了压实压溶、胶结、交代、溶蚀和破裂等多种成岩作用,其中压实压溶、胶结作用起主要的破坏作用,溶蚀和破裂作用起主要的建设性作用。目前该区砂岩已达到晚成岩阶段B期,砂岩储层经成岩演化其原生孔隙大部分被破坏,主要以次生孔隙为主,而孔隙演化经历了原生孔隙的破坏、次生孔隙的形成和次生孔隙的破坏3个阶段。
  • 董文举, 史基安, 吕宗伦, 张顺存, 李元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40-54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柴达木盆地红柳泉地区下干柴沟组下段砂层组细分层对比中,共划分出4个砂层组。运用小层对比技术,将I砂层组划分为12个小层,并建立了井间对比模式。通过将该砂层组骨干剖面展开并对其进行了全面的小层对比,科学地指导了研究区细分层的精细对比和对砂体展布的正确认识。
  • 煤层气
  • 宋岩, 秦胜飞, 赵孟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45-55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层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与常规天然气的主要差异在于地下的赋存形式和成藏机理不同。煤层气藏的形成除了与气源和储集等自身条件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后期保存条件密切相关,而构造演化和水动力条件是煤层气保存的两大关键地质因素。指出:现今埋深相同的煤层,因为其经历的回返抬升时间的早晚、长短及抬升的程度不同,现今煤层气的富集程度也不同,抬升后期一直处于隆起剥蚀的地区,煤层气将不断散失,而发生沉降的地区则有利于煤层气的保存,但易造成煤层气饱和度的降低;煤系中流动的地下水对煤层气的含量和地球化学特征影响很大,在平面上和剖面上,水动力条件强的地区,煤层气的含量小、甲烷碳同位素轻。
  • 王红岩, 李景明, 宁宁, 赵群, 刘洪林, 李贵中, 王勃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54-55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5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山西省沁水盆地煤层气资源量约4万亿m\+3,2005年产量5.5亿t,占全国总产量的25%。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煤层气超过30亿m\+3,对大气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在山西地区煤矿瓦斯爆炸每年遇难矿工在250人左右,煤层气开采迫在眉睫。
  • 吴财芳, 秦 勇, 傅雪海, 韦重韬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57-56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煤储层地层弹性能包括煤基块弹性能、水体弹性能和气体弹性能。对沁水盆地煤储层地层能量的演化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关键时刻——燕山中期为界,定量研究了储层弹性能量的地质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煤层气成藏作用与地质历史过程中地层能量场演化息息相关,气藏随着能量系统的动态平衡、聚集散失而发展变化,既可以形成新的气藏,也可能破坏原有气藏,据此认为,评价和预测煤层气成藏的关键是研究区煤储层弹性能量场的演化过程。
     
  • 陈振宏, 宋岩, 秦胜飞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61-56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的地球化学特征是甲烷含量超过95%,δ\+\{13\}C\-1值变化于-61.7‰~-28.7‰之间,而大部分甲烷的δ\+\{13\}C\-1值偏轻,为-40‰~-30‰之间,太原组甲烷的δ\+\{13\}C\-1则更轻。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构造热事件及水动力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构造热事件不仅促成二次生气,而且改善了煤储层物性,大大增强了CH\-4与CO\-2交换作用及甲烷的解吸—扩散—吸附的动态平衡过程,强烈的水动力条件也是导致煤层甲烷碳同位素变轻的重要原因,太原组甲烷碳同位素更轻主要是由于流动的地下水的溶解作用造成的。
  • 王勃, 姜波, 郭志斌, 刘洪林, 王红岩, 李贵中, 赵群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65-56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6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构造及热演化史基础上,探讨了沁水盆地西山煤田中煤阶煤层气的储层物性和成藏过程,结果表明,西山地区煤层具有吸附量大、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大、资源量大和资源度高等特点;虽然成藏过程较为复杂,但煤层埋藏史与生烃史配置良好,有利于煤层气富集保存,又由于发育有由岩浆诱发成因的煤层构造裂隙而使储层渗透率提高。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煤层气勘探潜力和开发前景。
  • 彭金宁, 傅雪海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68-57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构造、煤层埋深和水文地质条件等3个方面探讨了淮南煤田潘谢东区块煤层气富集的地质控制规律,指出现今煤层含气量的分布规律体现出褶皱控气的特征,但不同煤层因构造煤发展程度的差异,其含气性在不同褶曲部位有所不同;煤层气含量总体上受储层压力的控制,但埋深增加和储层温度升高,吸附性降低,煤层气含量随埋深增加的下限深度因褶曲和煤层有所不同;区内断层的富水性弱,断层两侧裂隙较为发育,煤层气有所逸散,断层带煤层气
    含量稍低。
  • 赵忠英, 王宇林, 孙祥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72-57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7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辽河盆地是我国煤、油、气共生盆地之一,开展该盆地东部凹陷深部煤层气成藏条件评价,对于优选煤层气有利探区,实现该区煤层气与常规油气共采具有
    重要意义。从气源条件、储集条件和保存条件3个方面,分析了东部凹陷深部煤层气的成藏条件,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东部凹陷具有煤层分布面积广、厚度大、变质程度低、含气量低、含气饱和度高、埋藏较深、煤层气地质储量丰富及保存条件良好等特点,认为该区煤层气成藏条件较好,能够实现与常规油气共采,具有很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 降文萍, 崔永君, 钟玲文, 李建武, 张群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76-57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7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量子化学MP2计算方法,对所建煤表面模型和水、甲烷分子相互作用的不同构型进行了计算,得到了煤与水、甲烷分子最稳定的构型,指出水在煤表面的吸附势阱远大于甲烷,比甲烷更容易吸附于煤表面,据此从微观角度解释了水对甲烷吸附量影响的机理,并通过不同
    煤样的等温吸附实验,证明了理论计算及推断的正确性。
  • 吴嗣跃; 郑爱玲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80-58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8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煤层气具有低压、低渗和低饱和的特点,采用常规技术开发效果不理想,注气增产法可使采收率达到90%以上,单井产量提高5倍以上,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增产技术。指出注气后煤层中存在多元气体的相互作用,用常规的二相流动方程不能有效地模拟煤层气注气(N2,CO2)开采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煤层气多组分流动方程来描述;在注气驱替过程中还会发生新气体组分的出现和原有组分消失,当注入储层中不存在的气体组分时,新的气体组分就会出现,原先存在于煤层中的某些气体组分可能被完全分离出来而消失。在研究煤层气渗流机理的基础上并考虑这些因素,建立了一个注气驱替煤层气的三维、两相、双孔、全隐式、多组分流动模型。 更多还原

  • 天然气水合物
  • 雷怀彦, 官宝聪, 龚承林, 刘建辉, 黄磊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84-58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甲烷水合物的溶解和分解过程是甲烷水合物成藏的关键科学问题,同时也是造成环境灾害事件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阅读甲烷水合物相关文献中发现有些作者对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的复杂动力学过程产生了一些混淆,并由此可能对甲烷水合物的成藏机理及其对环境气候变化影响的认识造成偏差。基于前人的大量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多年对甲烷水合物形成和分解动力学过程的系统研究,认为海底存在一种甲烷气体的动态存排泄平衡作用,甲烷水合物的溶解和分解是海底甲烷气的主要排泄方式,也是甲烷水合物失稳后的2种不同的重要过程,同时,海底甲烷气的排泄量、运移方式和排放速率都与甲烷水合物成藏与否密切相,因此深入认识甲烷水合物溶解和分解过程的控制机理,对海底甲烷水合物形成机制、成藏过程的研究和对全球碳循环、气候变化的评估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
  • 库新勃, 吴青柏, 蒋观利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88-59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8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青藏高原地区有大面积多年冻土分布,是我国陆地天然气水合物可能的赋存区域之一。在GIS平台下建立了基于三向地带性多年冻土地温分布的模型,利用地温钻孔资料对青藏高原地区多年冻土厚度做了回归统计分析,指出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年平均地温和多年冻土厚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合陆域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条件,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赋存区域进行了研究,认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可能主要集中分布在羌塘盆地西北部地区,其储量可能较为可观。 更多还原

  • 周锡堂, 樊栓狮, 梁德青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93-59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实验研究了CH4水合物形成和分解过程中的电导性变化,并用温度和压力的同步变化来证明电导性作为这一过程监测指标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电阻随石英砂中CH4水合物的生成而增大,而当水合物生成速度很小时,电阻值变化很小;水合物分解时电阻急速减小;在未被水饱和的石英砂中,生成水合物多的截面电阻较小,而水合物少的截面因空隙中为CH4气体,电阻值成倍增大。认为电导性可望成为水合物形成的定量监测手段之一。
  • 王玉彬, 樊栓狮, 关进安, 梁德青, 冯自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596-60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59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天然气水合物渗漏系统的形成特征,设计了一套模拟实验系统,即在低温环境中,采用体积为4.62 L的透明反应釜,在釜底放置50 mm厚的河砂,将二氧化碳气体从釜底部的射流器口喷射进入砂层,在一定的低温(0.5~3℃)和压力范围(1~4 MPa)下进行了水合物快速生成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模拟海底渗漏体系水合物形成过程,水合物形成特点和形态与海底拍摄的情景相似;2℃和3 MPa条件下,得到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过程中二氧化碳消耗速度瞬时最大值为203 mol/(s·m2)。
  • 刘晓宇, 樊栓狮, 梁德青, 李栋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01-60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国际上常用的收益现值法为评估方法,结合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特点,建立了水合物气经济可采性分析模型,并通过对各种影响因素的量化处理,建立了各经济参量的表达式,使模型更易于实际操作。模拟计算的结果显示,即使把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的经营成本提高到常规气体的2倍,地面工程投资提高至常规气开采的3倍,税率提高到25%,水合物气开采净现值仍然为正值,即仍然可以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中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 肖杨, 刘道平, 谢应明, 樊燕, 钟栋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07-61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二氧化碳对全球温室效应影响最大,将二氧化碳以水合物形式储存和固定起来以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是目前国际水合物界的关注点之一。主要介绍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相平衡和二氧化碳水合物生成/分解动力学,概括了二氧化碳水合物的最新研究进展。
  • 天然气地球物理勘探
  • 张可宝, 李薇, 邓宏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11-61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alogue油田是中西非地区规模最大的整装油田,为了合理编制该油田的开发方案,对Palogue油田Yabus\Samma组开发层段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进行了层序划分与对比,指出,Ya bus组和Samma组属于1个二级层序内的2个三级层序,从Yabus组到Samma组上部可划分为3个四级层序,自上而下命名为SQ1、SQ2和SQ3,其中SQ1还可进一步细分为3个五级旋回,自上而下为SQ1\1、SQ1\2和SQ1\3,SQ2可进一步细分为SQ2\1、SQ2\2和SQ2\3等3个五级旋回,SQ3进一步细分为SQ3\1和SQ3\2等2个五级旋回,五级旋回与砂层组基本对应;这一划分与对比结果为合理开发该油田提供了科学依据。
  • 鲁全贵, 陈雪芳, 向家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16-62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珠江口盆地东部番禺低隆起是有利油气富集区带,诸多构造圈闭的浅部天然气(即浅层气)异常发育,且气层厚度多变,对下伏的构造圈闭及气层深度影响颇大,也极大地影响了深部主力气层深度、厚度及气藏展布规模的时深转换精度。针对研究区气藏的具体特点,从浅层气形成机制、模型正演和地震剖面特征上识别了浅层气,并通过时间校正法来消除其对深部构造圈闭、气藏规模和气层有关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区的时深转换中是经济有效的。
  • 气田开发
  • 张枫, 李治平, 董萍, 田秀霞, 贾玉梅, 秦建敏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21-625.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大港油区关家堡滩海边际油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油藏特点以及水平井开发的技术难点,在分析油藏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庄海8井区水平井目的层进行了精细描述,建立了以含油单砂体为目标的三维地质模型,并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影响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各种因素和最佳的井网组合方式,为配套的地面工程建设提供了优化的开发方案,回避了开发风险,缩短了油田开发建设周期,提高了经济效益。
  • 阎荣辉, 唐洪明, 李皋, 卢蜀秀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4): 626-62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4.62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纯度大于98%的单一蒙脱石,在60℃条件下,与HF、土酸、氟硼酸等酸化体系进行反应,并用X\|衍射仪、能谱电镜分析仪、分光光度计等进行测量与分析,探讨了蒙脱石与酸化体系反应后残酸液体中主要离子(硅、铝)浓度的变化规律、蒙脱石微观结构的变化、矿物的转化及其影响因素等,结果表明:酸对蒙脱石晶体中铝元素具有优先溶蚀的能力;蒙脱石与HF、土酸体系反应速度很快,1h内硅、铝离子浓度达到最大,均显示强酸、快速溶蚀的特点,2 h内8% HBF4体系表现出弱酸性,主要离子(硅、铝)浓度为HF体系中的1/2~1/3,2 h后8% HBF4和5% HCl+7% HBF4体系对蒙脱石的溶蚀强度基本相同;反应中有复杂的垢成分产生,可能对储层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