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质学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储层古岩溶发育特征

展开
  • 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

收稿日期: 1995-12-25

  网络出版日期: 1996-04-10

摘要

本文应用古水文地质方法综合分析了雷一储层古岩溶的发育特征,阐述了水化学环境与溶蚀期次对古岩溶发育程度的影响,并分析了岩溶水源、古水动力场演化与天然气聚集的关系。

本文引用格式

吴勇; 覃建雄; 于静 . 川中磨溪气田雷一~1储层古岩溶发育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6 , 7(2) : 15 -21 . DOI: 10.11764/j.issn.1672-1926.1996.02.15

参考文献


[1]程汝楠.古水文地质及其应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选辑(5), 北京: 地质出版社,1981

[2]吴勇,罗梅,孙先锋. 内蒙古测老庙盆地铀矿床形成的古水文地质研究
[J].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4,(02) .

[3]缪钟灵等.古喀斯特形成特征及演化规律.喀斯特地貌与洞穴研究, 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0

[4]地矿部水文工程地质所.深层卤水形成间题研究方法. 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82

[5]Kerana C. Karst-Controlled reservoir heterogeneity in Ellenburger group carbonates of West Texas .AAPG, Bull, 1988, 72(10) .

[6]Keneth Belitz et al.Hydrodynames of Denever Basin: An explanation of Subnormal fluid pressure.AAPE,Bull, 1988 ,(11):1334-1359

[7]Eadington P J et al.Fluid history analysis a new concept for prospect evaluation.The APEA, 1991,(31):202-194

[8]覃建雄,曾允孚.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成岩后生变化及孔隙演化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3,(03) .

[9]覃建雄. 曾允孚.流体包裹体在硫酸盐岩储层孔隙成因及演化研究中的应用.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3,7(5).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