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 第18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7-02-10
  

  • 全选
    |
    综述与评述
  • 杜乐天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1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考虑到前人对生物成因天然气来源和泥质岩、碳酸盐岩、煤等作为气源岩问题已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文中不再涉及。文中将从更深的气源(例如中、下地壳火成岩、变质岩甚至地幔岩)角度对国外有关科研成果和资料加以搜集和整理(以前苏联学者В А 索科洛夫的著作为主线)①,做出了以下分类并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分析:①火山气;②热泉气、气泉气和冷泉气;③火成岩气;④金属矿床气;⑤盐层气;⑥石油伴生气;⑦煤层气;⑧泥火山气;⑨地下水中气;10断层气和地震气;11韧性剪切带气;12地幔气。有关资料年代尽管有些久远,但仍希望对现代研究有所启示。

  • 王杰,刘文汇,秦建中,张隽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9-2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东部沿郯庐断裂带两侧形成了一系列幔源气藏,主要以非烃CO2为主,且伴有一定量的稀有气体,具有δ13CCO2值高和高R/Ra等幔源地球化学特征。针对有利幔源气藏发育的中国东部大地构造环境,阐述了我国在幔源流体地球化学特征、幔源气地球化学判识标志、幔源气藏发育的主控因素和时空展布规律等方面所取得研究成果与应用情况,简述了在幔源气综合判识、寻找幔源气有利发育地区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面临的一些关键性问题。

  • 洪 峰,宋 岩,柳少波,赵孟军,秦胜飞,傅国友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27-3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前陆盆地构造特点决定了前陆盆地具有一套特定的成藏地质条件,其构造和沉积控制了生储盖层的发育和储盖组合类型;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和由于多种盆地类型叠加,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沉积层序多样化,具有多套储盖组合.根据构造和沉积演化特点,在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划分出了3大套储盖组合,即下部生储盖组合、中部生储盖组合和上部储盖组合,其中下、中部生储盖组合以自生自储组合类型为主,生储盖层相互叠置,具有好的空间配置,但时间匹配较差;上部储盖组合主要为下生上储型,空间的匹配上欠佳,但生烃期、储层成岩阶段和盖层有效封盖等因素在时间匹配上最佳,是时效最佳匹配组合类型,目前发现的油气藏多赋存于该组合。

  • 张 乐,姜在兴,郭振廷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32-3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3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总结了构造应力对油气生成、运移、聚集及分布等方面的影响。指出构造应力与油气成藏关系密切,其不仅能形成断层和裂缝等油气运移通道,还能形成各种构造圈闭,同时也可直接引发油气运移,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驱动力;构造应力与孔隙流体压力有相关性,油气从强压应力区向张应力区运移,张应力区是油气的最佳聚集区;构造应力对油气藏的形成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也可以对其起破坏作用;构造应力还可为有机质向烃类转化提供能量。

  • 天然气地质学
  • 黄志龙,赵宝顺,肖中尧,袁胜学,刘全洲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37-4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微渗漏是天然气通过盖层散失的重要方式之一。天然气进入盖层孔隙后会在后者表面会发生吸附现象,当该表面的吸附层达到一定厚度时便出现毛细孔凝聚现象,气相变成“似液相”充满于孔隙内,这种似液相物质是以胶束状态存在的。当这种凝聚发生作用时,气体凝聚量会不断增加,气体变成具有与液体相似的性质,分子之间的粘滞力增大,其粘度便接近孔喉中水的粘度。2种不同物质的液体在粘度相似的情况下则会发生互溶现象,轻烃则呈胶束状态的微气泡形式发生准垂直向上的渗漏运移,即微渗漏。通过微渗漏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微渗漏散失的定量模型,并通过实际气藏定量估算了地史时期天然气通过盖层的微渗漏散失量。

  • 邬光辉,吉云刚,赵仁德,汪 海,高 辉,刘玉魁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41-4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多旋回含油气盆地复杂的地质实际,提出了一种统计法结合类比法计算资源量的圈闭加权法,其中引入了圈闭资源量钻探成功率的概念,使圈闭资源量与区带、盆地资源量的定量计算有机结合,避免了成因法产生的诸多不确定性,能够动态地进行区带及盆地资源评价。应用圈闭加权法计算了塔里木盆地刻度区及满加尔油气系统的资源量,结果表明本方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资源评价方法。

  • 秦胜飞,李 梅,胡剑峰,张秋茶,卢玉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45-4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克拉2气田天然气成藏倍受关注,存在许多疑惑有待于解决。本文根据和田河气田水溶气成藏地质条件和成藏特点,认为克拉2气田具有更优越的水溶气成藏条件,拜城凹陷中生界煤系烃源岩生成的天然气在深部高温、高压状态下大量溶解于水,以水溶气的形式保留在深部地层中,而新构造运动产生了断层相关褶皱,深部的水溶气便沿断裂往上运移至第三系和白垩系圈闭中并随温度和压力降低脱气成藏,从而使天然气具备水溶气的某些特征。指出克拉2气田气-水界面以下的高压水体中未释放出的天然气储量也相当可观,随着气田开发,压力降低,水体中天然气会不断释放,这对该气田天然气可采储量和开采年限的重新估算都有重要的意义。

  • 张丽娟,韩杰,孙玉善,程明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50-5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塔里木盆地塔中4油田石炭系东河砂岩段可分为下部均质砂岩亚段和上部含砾砂岩亚段2部分,上部的含砾砂岩亚段作为重要的含油气层段,从上至下又可细分为5个砂层组和4个泥质岩类夹层。该亚段总体为一套沉积稳定、分布范围较广的滨岸沉积,砂体平行于岸线走向呈北西-南东向带状分布,砂层组的砂体以前滨砂质滩及上临滨为主,夹层主要为稳定的下临滨及过渡带泥质沉积,其作为隔夹层为1-3砂层组层状边水油气藏的形成起到了良好的隔板作用。该亚段储层主要为岩屑石英砂岩,次为岩屑砂岩,储集空间以剩余原生粒间孔为主,次为粒间溶孔。

  • 邢卫新, 汤达祯, 马新海, 李小林, 李 颖, 胡锌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57-61.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对孔雀河地区3套烃源岩地球化学、热演化参数统计分析表明: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分布广 、有机质丰度高,演化程度为过成熟;石炭系-三叠系烃源岩主要分布在草湖凹陷,有机质 丰度低,热演化程度为中-晚期;侏罗系烃源岩全区分布,有机质丰度高,除英吉苏凹陷部 分区域进入生油门限,其它大部分区域热演化程度为未熟-低熟,生排烃量有限。通过对全 区13口井单井盆地模拟研究,总结了孔雀河地区3套烃源的3种埋藏热演化模式,即持续深埋 型、二次深埋型和早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2种生排烃模式,即多段式、单段式。通过生 排烃模拟表明,本区生排烃量主要以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的生排烃量为主,其它2套烃源岩 生烃区域局限且生烃量有限。指出孔雀河地区成藏组合研究应围绕寒武系-奥陶系这套主力 生烃源岩生排烃史进行,其具有自生自储、下生上储2种成藏组合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寻找 寒武系—奥陶系烃源岩主要生排烃期形成的古油藏、分析不同期次构造运动对古油藏破坏程 度和研究不同期次断裂系统对油气的疏导、调整作用和对油气分布规律的控制是进一步深化 该区勘探的关键。
     

  • 傅国友,宋 岩,赵孟军,秦胜飞,达 江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62-6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6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往评价烃源岩的标准一般是分析其类型、丰度、分布范围及演化程度并在此基础上计算生烃强度。本次研究在一般分析手段的基础上采用有机质熟化速率、生气速率等动态参数来评价塔里木盆地喀什凹陷烃源岩,并分析其对大中型气田形成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下石炭统烃源岩为研究区天然气富集的主要贡献者,二叠系烃源岩为次要烃源岩;中下侏罗统烃源岩为一套优质烃源岩,但由于分布范围所限,贡献仅限于北缘山前带。

  • 黄彦庆,张昌民,汤 军,侯读杰,余明发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67-7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6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克拉玛依油田六中区克下组储层岩石学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储层的沉积结构和构造、粒度分布和层序组合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形成环境为洪积扇,识别出了扇根、扇中和扇缘亚相,其中扇根又细分为主槽、侧缘槽、槽滩、漫洪带,扇中又细分为辫流河道、辫流砂岛、漫流带等微相,然后分析了各个砂层沉积微相的展布规律,最后,探讨了沉积微相与含油性关系。

  • 曹海防,夏 斌,范立勇,张 娣,胡 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71-7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柴达木盆地西部南翼山裂缝油气藏的研究,并结合该区基本油气地质特征,认为该区裂缝类型主要为构造裂缝、成岩裂缝和孔隙流体异常压力裂缝;裂缝成因机制有所不同,各机制对本区裂缝的形成和发育程度影响也不同。构造作用是本区裂缝形成的主要动力,成岩作用对裂缝的生成及发育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孔隙流体异常压力仅对深部储层中裂缝的形成起到了促进作用;裂缝油气藏成藏组合均为自生自储,断裂带及其背斜轴部裂缝带控制了裂缝油气藏的总体分布。由于岩性及其组合对裂缝形成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导致纵向上裂缝性储层及油藏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较发育的层段和碳酸盐岩向膏岩过渡的层段。

  • 刘小琦, 王宏亮, 张永旺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74-7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7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岩心、测井、化验资料综合分析,查明了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东部长6储层各砂组的沉积特征和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规律,在砂岩和粉砂岩中发现了次生矿物海绿石,认为长6储集体发育的是一套三角洲前缘亚相砂体,而不是三角洲平原亚相,其中三角洲前缘亚相包括河口砂坝、远砂坝和支流间湾微相。在综合考虑宏观沉积背景及微观沉积特征的基础上,为了制定该油田注水开发方案,根据沉积相的演化规律,建立了研究区沉积模式。

  • 郑红菊,董月霞,王旭东,张水昌,张大江,朱光有,熊 英,于海东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78-8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7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近年来油气勘探取得重大发现,已成为该盆地油气富集程度最高的富油气凹陷之一。研究发现: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特别是沙三4亚段发育高丰度的优质烃源岩,TOC高达5%以上,由于其形成于南堡凹陷主裂陷幕,此时湖盆水体最深,湖盆范围最广,发育大面积深湖相灰色、灰黑色泥岩、钙质泥岩、油页岩,且厚度大,平面上分布稳定,具有巨大的生烃潜力;沙三3亚段的暗色泥岩,生烃潜力较大。指出沙三段烃源岩是南堡凹陷最重要的烃源岩,其生烃量占南堡凹陷70%以上。沙一段烃源岩虽然没有东营组烃源岩厚度大,但是演化程度比东营组烃源岩高,二者生烃量比较接近,分别占南堡凹陷生油量的15%左右。

  • 孙文钊,王传雷,杨希滨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84-8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8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南海北部湾盆地涠西南凹陷具有圈闭控制油气分布、储层控制油气富集、储集物性及流体性质控制油气产能的基本特点,因此,不同类型圈闭发育及展布特征,对油气成藏乃至分布均至关重要。指出本区不仅存在不同类型构造圈闭,而且亦在多物源湖盆沉积的始新统流一段2个三级层序内,发育有陡坡(扇)三角洲、缓坡(扇)三角洲、凹中盆底扇或浊积体、(扇)三角洲前端经改造形成的滩坝及低位滨浅湖砂岩超覆等多种类型的隐蔽圈闭,且这些不同类型非构造圈闭与油气运聚成藏条件配置良好,其中,尤以一号断层下降盘和二号断层下降盘中西段发育且易于识别的稳定沉降之缓坡(扇)三角洲、小型陡坡扇三角洲和高位浊积体等勘探潜力最佳。

  • 汤 军,宋树华,徐论勋,肖传桃,赵金玲,雷正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89-92.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8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SN油田S109井区油藏为研究对象,在储层构造、沉积微相、测井解释、储层非均质等研究基础上,建立地质数据库,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对油藏构造、沉积微相和油藏属性建立三维模型,通过建立的储层三维模型,对沉积微相划分等地质工作进行了检验和修改,从而建立起符合研究区的沉积微相及储层物性分布,为后续油藏数值模拟工作打下基础。

  • 天然气地球化学
  • 伍天洪,关 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93-9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9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鄂尔多斯盆地古生界奥陶系风化壳中天然气的主要来源进行判识,采取盆地内的低熟煤作为石炭系本溪组气源岩的未成熟样品进行了不同恒温条件下的半开放体系热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①在不恒温时,在每个温度点上样品没有充分反应,到更高温度点经过低温范围时样品会再次生烃,在高温度点产出的甲烷包含经历低温阶段时产生的甲烷,这与封闭实验的生烃机制类似;②恒温120 min时,在每个温度点恒温时间足够长,样品充分反应,到更高温度点经过低温范围时样品不再生烃,在高温度点产出的甲烷是低温度点和高温度点之间产生的甲烷,这与开放实验的生烃机制类似;③乙烷到戊烷的产量远远小于甲烷的产量,在每一个温度点这些烃类均已生成殆尽,到下一个更高温度点经过低温范围时,其不再生成,下一高温度点得到的这些烃类只是下一个低温度点和高温度点之间的产物,这与开放体系的生烃机制类似。

  • 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李延均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99-10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9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世界很多油气田的储集层中,都发现了天然形成的沥青沉淀带,说明储层中沥青沉淀带的存在是一个相当普遍的地质现象。前人的研究多集中在沥青沉淀的机理与成因判识、沥青的分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等方面,很少涉及沥青沉淀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即使涉及的少数研究成果也都是从单一油田来进行分析,还未曾对其共性进行总结,此外,勘探家对钻探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储层沥青重视不够,从而使得一些与沥青沉淀带有关的隐蔽型油气藏未能及时发现。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例,总结了3种不同成因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可能位置和储层沥青沉淀带的形成对油气分布的控制,指出沥青的沉淀对于油气藏不仅只有破坏作用,也有可能起到封堵作用而形成一种非常规类型的油气藏,关于这一点在勘探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 卢红选,孟自芳,李 斌,李相博,郑 民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04-10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是沉积盆地内普遍存在且不可改变的事实。本文采用热模拟实验方法,论述了微量元素Mo对褐煤样品热解生烃产物的影响。结果发现:Mo元素的加入,增大了褐煤热解气态产物的产率,却降低了液态烃类的产率,同时,Mo元素对热解液态抽提物族组分的组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产物中芳烃的产率有所减小,从而导致了饱芳比的增加。

  • 闫宝珍,王延斌,邢 玺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07-11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现象在我国东部盆地比较普遍。基于热模拟实验建立的系列二次生烃量版,进行了二次生烃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常规方法的改进方案,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单井二次生烃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仅简化了常规评价过程,而且提高了评价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应用性较强。

  • 天然气地球化学勘探
  • 李广之,胡 斌,邓天龙,袁子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11-11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气藏中的轻烃在向介质中运移时,必然要和介质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依据轻烃与介质作用的本质,可以把轻烃在自然界的赋存状态分为游离态、溶解态、物理吸附态、化学吸附态及水合态。各赋存状态轻烃在介质的作用下存在着动态的平衡关系,且与油气藏的相关性有所不同。轻烃的定量提取分为相对定量提取与绝对定量提取,各赋存状态轻烃有着相应的定量计算公式。所分析出的各赋存状态轻烃的组分及含量特征具有重要的石油地质意义。

  • 蒋 涛,吴瑞金,程同锦,汤玉平,陈浙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17-12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我国西部地区2个化探应用实例,探讨了化探技术在西部油气勘探的研究思路和工作方法,指出化探技术在西部应用效果的提高有赖于化探样品的采集、化探方法的选择、指标的选取、单指标异常信息提取、单指标化探异常模式的对比、综合异常信息及模式提取、指标异常与石油地质因素的结合等。

  • 胡 斌,李广之,吴向华,邓天龙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21-12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试验研究基础上,探讨了荧光录井技术中溶剂的选择、测试波长的确立、泥浆添加剂荧光干扰的排除等主要技术环节,提出了以芳烃标准物质代替标准油样的指标量化思路,指出了在现阶段进行荧光录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为经过改进后的定量荧光录井技术与现行方法相比,具有油气信息丰富,定量方法准确,指标参数能相互对比和传递等特点,更易于对油气层的识别和判断,能够更好地为油气勘探事业服务。

  • 煤层气
  • 刘洪林,李景明,李贵中,赵庆波,王 勃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25-12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2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影响煤层气富集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不是所有因素均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某些因素是充分条件,某些因素则仅是一种必要条件,而水文地质条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通过对国内外低煤阶煤层气勘探和开发资料的对比研究,发现美国粉河盆地的甲烷风化带很浅,而中国西北地区的煤层甲烷风化带却很深,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发现,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导致了中美两国在低煤阶煤层气富集成藏方面的巨大差异;中国西北地区很大范围内的煤层气勘探开发潜力较前者小,但是在局部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较为有利的煤层气勘探区带。

  • 赵 群,王红岩,李景明,宋 岩,刘洪林,李贵中,王 勃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29-13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2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从煤层气成藏的气源条件、煤层的储集能力、煤层的物性、煤层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成藏过程等方面,分析了高煤阶煤层气和低煤阶煤层气成藏的差异性。在分析过程中考虑了构造热事件对高煤阶煤层气藏物性的改造作用和生物气、游离气在低煤阶煤层气成藏过程中的作用。最后,在分析煤层气成藏差异性的基础上,得出了高低煤阶煤层气藏的优点和缺点,指出中国高煤阶煤层气和低煤阶煤层气均有开采价值。

  • 陈金刚, 张景飞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34-136.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以我国目前极具煤层气勘探开发价值的高煤级煤盆地——沁水盆地为例,并基于丰富的煤储层试井渗透率资料和煤层气赋存的构造背景,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构造对高煤级煤储层渗透率系统控制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构造样式对煤储层渗透率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中等构造曲率有利于煤储层渗透率的提高;煤储层渗透率随现代构造应力场主应力差的增大呈指数形式急剧增加,但当埋藏深度大于临界深度时,这种控制作用越来越弱,而垂向应力的控制作用将占据主导地位.


  • 气田开发
  • 杨胜来,涂 中,张友彩,杨思松,李宝全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37-14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储层孔隙度是容积法储量计算的基本参数,而准确确定地层条件下的孔隙度值是提高储量计算精度的基础。根据异常高压气藏岩心应力敏感性实验得到的孔隙度值变化的不可逆性,提出了孔隙度随有效覆压变化史的模型,进而提出了在地层原始条件下计算孔隙度的2种方法——实验曲线法和修正系数法。以磨溪气田嘉二气藏为例的岩心实验及研究表明:覆压孔隙度φf与常规孔隙度φ0的比值平均为0.846(可采储层),覆压孔隙度φf与原始地层条件下孔隙度φi平均误差57%;常规孔隙度φ0与原始地层条件下孔隙度φi平均误差11.49%;岩样基础孔隙度越低,误差越大,因此有必要对常规孔隙度及覆压孔隙度进行修正。建议使用经过修正得到的原始地层条件下的孔隙度与测井解释孔隙度相结合,制作孔隙度的解释图版,来用于容积法储量计算。

     

  • 张 旭, 颜其彬, 李祖兵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41-144.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4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就目前对储层的评价方法而言,有数理统计的方法,有综合数学的判别方法,有专家权重判方法等,这些方法对储层的分类界限并没有采取一种比较科学的方法,多数情况下是人为的划定储层分类的界限。笔者在研究河南某油田V油组储层特征时,对关键井的取心段采用了专家评分的方法来确定样品的综合评判分数,还利用了累计概率的方法来确定该油组储层类型的界限,并把研究区的储层划分为4类。该方法的原理是:相同类型的储层,其综合评判参数在概率累计图上会近似地落在同一条直线上[1]。根据此原理利用逐步判别程序对于非取心井段的储层进行综合分析,建立判别函数,达到了对储层进行定量评价的目的。通过把研究成果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符合率达90%以上,证明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储层定量评价是可行的。

  • 徐 刚,顾文涛,蒋 振,康红兵,詹 新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45-148.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4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生产的进行,TK305井原油物性发生改变,从生产前期乳黄色凝析轻质油,变为褐黄色凝析轻质油,再后来变为褐黄色凝析油和黑色稠油;由于出现这种变化,该井无法正常生产。针对该实际问题,提出了应用掺高温沥青分散剂防治稠油方法,并在实验基础上对该井实施解堵工艺,取得了一定成效。

  • 李前贵,康毅力,杨 建,张 浩,游利军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49-15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致密砂岩储层在空间上具有强烈的尺度性,包括致密基块孔喉尺度、天然裂缝尺度、水力缝尺度以及宏观气井尺度,这种多尺度结构对气藏流体在储层空间分布和流动中起控制作用。致密砂岩气藏开发传质过程包括基块孔喉尺度的解吸、扩散和渗流,还有天然裂缝和水力裂缝尺度的渗流。气体在不同空间尺度中的流动具有时间效应,在裂缝中流动较快,在孔隙和喉道中流动较慢,而微孔中的扩散更慢,且易受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基于4种尺度下气体的传质过程,推导了各个尺度下不同传质过程的特征时间计算公式,得到了对应空间尺度下的时间尺度范围,结果表明,基块中的扩散和渗流过程在时间尺度上分别为101~1010s和100~106s,而天然裂缝和人工裂缝中在时间尺度上为10-2~101s。指出致密砂岩气藏开发要注意储层保护与改造并举,采用特殊结构井、多层合采井和钻加密井等技术。

  • 阳建平,肖香姣,张峰,王海应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54-15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然气偏差因子是气藏工程计算中一项相当重要的参数,多采用Standing-Katz图版或经验公式求取,其中图版法人工读值误差较大且不便于计算机应用,而各种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和适用范围又难以确定。针对以上难点,采用数字化软件对Standing-Katz图版进行了数字化处理,并以该图版为参照,对目前工程计算最常用的4种经验公式的计算精度和有效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优选出了计算精度高的经验公式,为研究人员的使用提供了依据。


  • 雷霆,李治平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18(1): 158-16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2007.01.15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在油气藏的组分模型中,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平衡计算。其中,平衡常数K值的计算是非常 关键的。根据相平衡公式精确计算K值需要大量的计算时间。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来计算 K值,并根据不同的情况需要可以建立简化的或完整的BP网络。指出用BP网络计算K 值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