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00, Vol. 11 ›› Issue (6): 1114.doi: 10.11764/j.issn.1672-1926.2000.06.11
邵荣; 叶加仁; 陈章玉;
SHAO Rong, YE Jiaren, CHEN Zhangyu
摘要:
含油气系统是人们在长期勘探实际中积累的新概念和新思路,它侧重的是有效的生油凹陷与油气聚集之间的成因关系,它不仅要研究各基本要素的静态特征,更强调的是它们的动态联系。而复合式含油气系统的概念是含油气系统概念在我国东部含油气盆地的实际应用。流体包裹体技术已经渗透到含油气系统的诸多方面,主要侧重讨论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在定性研究油气运移通道及方向、油气运移期次及定量研究油气运移深度方面的应用。
1 Magoon L B 主编, 杨瑞召等译. 含油气系统研究现状和方法.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1] | 孙可欣,李贤庆,魏强,梁万乐,李剑,张光武. 利用流体历史分析技术研究库车坳陷大北气田油气充注史[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289-1300. |
[2] | 杨超,贺永红,马芳侠,雷裕红,陈义国.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有机流体活动期次划分[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5): 655-664. |
[3] | 陈兰朴,李国蓉,吴章志,朱亚林,符浩,高鱼伟,王雨辰,王冬娅,何赛,胡静.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东南斜坡海西晚期奥陶系热液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3): 410-419. |
[4] | 王琳,赵孟军,孟庆洋,王鹏,王科,袁海莉,申磊军,雷刚.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中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2): 1846-1854. |
[5] | 孙先如,贾超,李振生,李建勋,曹高社. 南华北盆地寒武系底部马店组气源岩演化的流体包裹体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1): 1625-1636. |
[6] | 王萍,潘文蕾,陈迎宾,吴小奇,王保华. 川西坳陷中段须四段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8): 1419-1426. |
[7] | 何家雄,张伟,卢振权,李晓唐.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主要盆地含油气系统及油气有利勘探方向[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6): 943-959. |
[8] | 吴海,赵孟军,白东来,周延钊,周彦臣. 库车前陆盆地吐北2构造油气充注过程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4): 600-608. |
[9] | 王鹏,刘四兵,沈忠民,黄飞,罗自力,陈飞. 四川盆地上三叠统气藏成藏年代及差异[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1): 50-59. |
[10] | 赵洪,罗晓容,张立宽,林会喜,许涛,胡才志,杨彬,雷裕红,路永扬.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三工河组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对油气多期充注—调整过程的指示[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3): 466-476. |
[11] | 石书缘,胡素云,刘伟,徐兆辉,李伯华,武娜. 综合运用碳氧同位素和包裹体信息判别古岩溶形成期次[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2): 208-217. |
[12] | 孟庆洋,桂丽黎,陈琰,袁莉,杨帆,隋立伟,白东来. 柴达木盆地西南地区典型油田油气充注期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2): 252-260. |
[13] | 曹青,高俊梅,范立勇,庞长旭,余金柱.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上古生界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2): 2245-2253. |
[14] | 龚晓峰,何家雄,莫涛,陈胜红,张景茹,张伟,李晓唐. 珠江口盆地珠一坳陷惠陆油区含油气系统与油气运聚成藏模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2): 2292-2303. |
[15] | 刘建良,姜振学,刘可禹,桂丽黎,李峰,邢金艳. 库车前陆盆地牙哈构造带油气成藏过程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 43-5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