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 第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1993-02-10
  

  • 全选
    |
    论著
  • 王镜心;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1-10,3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回顾,总结了我国天然气工业近期发展的主要成果与经验教训,分析了现存的问题、差距及原因,强调了我国应加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指导思想和战略措施,提出了有关发展政策、战略区域等具体建议。

  • 付广; 陈章明; 姜振学;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11-1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油和气属于不同相态的流体,它们在性质上存在较大差异,致使盖层对油和气的封闭能力不同。认为盖层对气的毛细管封闭能力大于对油的毛细管封闭能力;在2500~3000m以上,同样封闭能力的盖层所能封闭的最大油柱高度大于其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而在大约2500~3000以下,盖层所能封闭的最大气柱高度大于所能封闭的最大油柱高度;在相同压差下,差层阻止油渗滤的能力大约是阻止气渗滤能力的10~3倍;在相同浓度差下,盖层阻止油扩散的能力大约是阻止气扩散能力的10~2倍。

  • 韩应钧;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18-23.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龙门山南段前缘东南部,加里东期~燕山早中期震旦系构造层叠加古隆起,东英期古断裂带控制的阳新统白云化晶间孔和半充填溶洞的残余晶洞;印支三幕侵蚀淋滤带与印支期~燕山早中期峨眉~大邑须二构造层大型鼻状隆起叠合,是形成震旦系、阳新统、须二段大中型气藏的优越条件。

  • 覃建雄;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24-3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2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矿物包裹体在油气评价及预测中的应用是90年代应用石油地质学的一个重大进展,它不但为油气资源评价和油气勘探远景预测提供了崭新思路、方法和手段,而且为矿物包裹体学的应用和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本文系统介绍并探索矿物包裹体在油气形成、演化、运移、聚集以及油气资源评价和勘探远景预测等方面的。

  • 张树林;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31-39.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转换波技术由于具有常规P波无法相比拟的优点而成了油气地震勘探中的一门新技术。它可用来预测地层岩性、岩相的变化,提高断层和构造解释的精度和准确性,甚至直接寻找油气藏。本文对转换波勘探的特点、转换波的菲涅尔带、转换波的快速成图和反演及用转换波来预测地层岩性等作了较为深入的介绍,并得出了作者的一些看法。

  • 王世谦;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40-47.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陆源有机质类型的进一步划分与地球化学牲研究,并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陆源有机质的生油气性作了重新译定。认为陆源有机质中相对富氢的Ⅲ1型干酪根除生成天然气外,还具有一定的生油能力,其生油性不容忽视。煤系地层不应只视作是找气(煤成气)的领域。在含煤盆地中开展煤层甲烷、石油和天然气的研究与勘探具有同等重要的现实意义。

  • 许运新; 王桂兰; 朱春莲; 刘静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3, 4(1): 48-49,30. https://doi.org/10.11764/j.issn.1672-1926.1993.01.4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世界上地下贮气库的类型和美国、法国、日本等国地下贮气库的简要情况,以及中国大庆油田第一座地下贮气库的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