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公告

本刊主编戴金星院士接受《中国石油报》专访,回顾中国煤成气40年发展历程

     2019年3月29日,《中国石油报》第5版——北方周末,整版刊出题为“从‘一元论’到‘二元论’——煤成气理论的形成及对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推动”的报社记者对《天然气地球科学》主编戴金星院士的专访。  

     戴金星院士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从三个方面讲述了自1979年论文《成煤作用中现成的天然气与石油》发表以来,中国煤成气40年发展历程。  


l  “科学研究要学会钻空子”的论点,促进了中国的煤成气理论形成

     ......

    首次提出了“煤成气”概念,指出我国沉积盆地中埋藏的含煤地层是天然气的良好源岩,煤系成烃以气为主以油为辅,是勘探天然气的有利目的层,同时指出中国煤成气不仅可以形成工业规模的气藏,而且可以形成大气藏,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和楚雄盆地是我国煤成气极有利的勘探地区。

     ......

l 由“一元论”到“二元论”,煤成气打开了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一片新天地

    当时国内许多石油地质学者对腐泥成油论和腐殖成气论的“二元论”观点还不能接受。传统理论认为,所有石油和天然气都是低等的动植物死后生成的,也就是所谓的“一元论”。在这种学说的指导下,我国油气地质工作者认为,天然气只能由海相碳酸盐岩和泥页岩及湖相泥页岩生成,即以油型气观点指导天然气勘探,把含煤地层看作是油气勘探的禁区。

      ......

    1981年4月,国家计委和国家科委分别召开煤成气座谈会,著名地质学家和石油地质学家黄汲清、张文佑、叶连俊、关士聪和岳希新等都参加了会议。5月,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又在扬州召开了“全国煤成气学术讨论会”。


    这两次会议引起了国内石油地质学者对煤成气理论的重视,此后大家才开始关注起这个理论。

     ......

l  煤成气推动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这不仅是一种理论,是生产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快速发展天然气工业的新支柱、新动力

      ......

     我已经在油气行业工作半个多世纪,见证了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我们目前年开采量已达1500亿立方米左右,属于天然气大国了,但是对外依存度还非常高。我最大的愿望,是用自己的所学,为中国天然气工业继续做贡献。所以我常讲,人的思想是要转变的,尤其是做科研做勘探的人,绝不能墨守成规。天然气工业受制于“一元论”数十年,已经严重影响了发展进程,现在“二元论”促进了天然气工业发展。我相信,以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创新理论来指导人们找气。要敢于探索、尝试、实践,中国的天然气工业才会越来越好。



摘自《中国石油报》2019-3-29(5版),更多内容请点击网址查看

 http://app.zgsyb.com.cn/paper/layout/201903/29/l05.html 




发布日期: 2019-03-29    访问总数: 2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