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井衰竭开采的过程中,随着压力的不断传播,储量动用范围不断扩大,然而,由于致密储层渗流阻力大,且气体存在非达西渗流现象,在低压差下的渗透率会进一步降低(
图5),气井产能下降,累计产量曲线也逐渐趋于平缓,气井动用范围内的采出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显然,仅用井控储量可能会高估单井对地质储量的控制程度,若从优化采出程度的角度考量,单井对动用储量的控制存在最优值,以此单井为例,开采2年后的动用储量为7 000×10
4 m
3,累计产量为2 700×10
4 m
3,剩余储量为4 300×10
4 m
3,此时动用范围内采出程度达到最大值为38%。此后开采的四年时间中,虽然动用储量增加至11 300×10
4 m
3,增幅达1/2以上,但由于气井产能不足,累计产量仅增加近800×10
4 m
3,增幅在1/3以下。同时,在此期间,动用范围内的剩余储量由4 300×10
4 m
3增至7 800×10
4 m
3,增幅超过80%,由此导致动用范围内的采出程度也下降至31%。显然,废弃产量的降低虽然能够延长气井开采寿命,增加动用储量,但由于致密储层中的渗流阻力大,单井对动用储量的控制不足,导致动用范围内采出程度下降6%以上。从压力分布图中可以看到[
图7(c)],越靠近井筒及裂缝处的压力越低,采出程度越高,因此,采用井网加密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采出程度,然而,具体的加密界限还需要结合经济评价进一步探究
[3,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