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本文提出的流固耦合模型与商业模拟软件Abaqus
®SIMULIA有限元模拟器在预测返排及生产阶段的裂缝动态行为变化方面进行对比。该算例采用Abaqus
®SIMULIA的Cohesive单元法建立的二维水力压裂模型,物理模型为直井压开一条人工裂缝,其中一侧遭遇一条天然裂缝,如
图7(a)所示。水力压裂结束时刻的初始裂缝形态及开度分布如
图7(b)所示,全局网格系统为非等间距网格,在裂缝处采用了过渡网格(网格尺寸为0.005~1 m)进行加密处理。以Abaqus
®SIMULIA模拟的压后裂缝形态作为本文模型的初始条件,模型输入参数如
表1所示。通过模拟压裂井早期开采阶段,对比两者在相同配产条件下所获取的关键参数。裂缝接触的有效应力和裂缝渗透率之间的关系见
表2,表明了随着气体被采出,地层流体压力逐渐降低,有效应力随之增大,人工裂缝与天然裂缝发生闭合,渗透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绘制了在气井开采125 s、400 s和800 s时刻人工裂缝和天然裂缝的开度分布情况分别如
图8(a)、
图8(b)所示,可以看出在井筒射孔点及裂缝相交处等压降较大的位置、裂缝尖端即水力压裂压力波及能量不足的位置,裂缝更易趋于闭合。本文模型对裂缝开度的解与Abaqus
®SIMULIA结果对比,两者展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因此本文提出的流固耦合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气井合理配产下的裂缝真实几何形态,从而准确预测裂缝导流能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