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中氦气含量最高的气田是威远气田,其中震旦系氦气含量占0.12%~0.34%,基底及寒武系氦气含量可达0.27%
[84-86]。塔里木盆地塔西南、塔中、塔北地区油气田均发现氦气富集,塔西南地区巴什托普油气田二叠系和石炭系储层氦气含量最高,其含量为0.68%~0.73%
[87],塔中地区石炭系氦气含量较高,占0.16%~0.23%
[88],塔北地区最高氦气含量出现在塔河油田沙13井,可达2.19%,储层为奥陶系
[87]。需要指出的是,若气田中天然气总体储量可观,即使在氦气含量占比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依旧可形成规模氦气资源。依据工业划分标准,塔西南和田河气田是国内发现的首个特富氦气田,氦气含量高、地质储量大,潜在产能远高于威远气田,探明可采储量为1.213 7×10
8 m
3,具有非常高的经济价值
[83]。柴达木盆地团鱼山地区侏罗系泥页岩中,现场解析气的氦气含量最高为1.14%
[89]。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氦气含量则普遍偏低。郯庐断裂带区域的工业氦气聚集已在松辽、渤海湾、三水、苏北等含油气盆地中发现,部分样品氦气含量值较高,如渤海湾济阳坳陷花501井区样品氦气含量可达约3%
[83, 90],但总体规模有限。全国各地均发现有氦气含量大于0.1%的地热井或温泉
[91-93]。目前开展氦气勘探、开发及利用的地区主要集中于渭河盆地,多口地热井的氦气含量超过3%
[94]。首口氦气专用探井“渭氦1井”已顺利开钻,标志着渭河盆地氦气资源勘查迈上新台阶,也将为我国氦气资源勘探开发提供实践支撑与理论创新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