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致密砂岩油气藏逐渐成为了研究热点。四川盆地侏罗系致密储层具有层系多、河道规模大等特点,其中凉高山时期是盆地西缘龙门山构造带弱活动期,北缘米仓山—大巴山构造带强活动期,使得川东地区形成米仓山—大巴山前陆盆地,而高峰场研究区凉高山组整体属于三角洲前缘亚相,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缘的米仓山—大巴山和东缘的江南古陆,岩性以粉—细砂、砂泥岩互层、页岩沉积为主,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岩是凉高山组主要的储集岩,其岩性致密,但河道规模大、砂体厚度大。陈宗清
[1]已对川东地区凉高山组进行研究,分析认为川东地区凉高山组与川中地区情况类似,同为一个湖盆相带,储层都是沙堤和沙坝等形成的致密透镜状砂岩,同时烃源条件好、分布面积大,但储层物性差,受后期剥蚀作用影响,有利储层位于向斜区,裂缝是控制储层规模的关键因素,由于岩性致密,川东地区致密储层一直未受重视
[2]。但川中地区一直是凉高山组致密储层勘探的重点区域,勘探成果较为丰富,为现今川东地区凉高山组致密储层勘探提供了经验。李军等
[3-4]以平昌—阆中地区为例,认为中下侏罗统具有大面积连续性油气聚集成藏的特点,烃源岩和储集岩交互叠置,但需针对滩坝砂等致密储层,采取非常规的思路进行勘探,同时认为川东北地区侏罗系受大巴山构造运动影响,为成岩后期成藏,同样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陈世加等
[5]分析了川中地区凉高山组致密砂岩含油性特征,认为源储输导体系、储集层物性以及裂缝发育是最主要的控制因素。张天舒等
[6]针对滩坝砂预测问题,提出川中地区凉高山组湖相三角洲—滩坝砂是致密油重要产层,沉积时期湖平面升降控制了滩坝的形成与发育,滩坝主要分布于湖侵体系域,为凉高山组致密砂岩甜点区预测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