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类型、有机质丰度和成熟度等特征是烃源岩研究的重要地球化学指标
[12,13]。研究区下侏罗统的109个烃源岩样品的
TOC值主要分布在0.4%~59.5%之间,镜质体反射率(
R O)值主要分布在1.1%~3.0%之间,生烃潜量(
S 1+
S 2)值主要分布在0.5~32.3 mg/g之间,最高峰温(
T max)值主要分布在421~450 ℃之间,氢指数(
I H)主要分布在20~996 mg/g之间,降解潜率(
D)主要分布在1.8%~85%之间,产油潜率(
PG)主要分布在0.1~174.6 mg/g之间,有机质类型以II
2型和III型为主。中侏罗统的58个烃源岩样品的
TOC值主要分布在0.5%~70.4%之间,镜质体反射率(
R O)值主要分布在0.7%~2.0%之间,生烃潜量(S
1+S
2)值主要分布在0.5~42.7 mg/g之间,最高峰温(
T max)值主要分布在414~448 ℃之间,氢指数(
I H)主要分布在16~806 mg/g之间,降解潜率(
D)主要分布在1.4%~69%之间,产油潜率(
PG)主要分布在0.4~183.1 mg/g之间,有机质类型主要为II
1型和II
2型(
图2)。总体来说,柴北缘腹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整体为中等—好的烃源岩,具备良好的生烃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