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2 静态资料划分储层类型
2.1 地震反射特征
表1 高石梯区块灯四上亚段地震响应特征Table 1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eng4 upper subsection in Gaoshi block |
优质储层发育位置 | 不发育 | 上部 | 中部 | 上、中、下 |
---|---|---|---|---|
地震剖面 | ![]() | ![]() | ![]() | ![]() |
地震响应特征 | “窄波谷” | “宽波谷” | “宽波谷+弱波峰” | “宽波谷” |
表2 磨溪区块灯四上亚段地震响应特征Table 2 Seismic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Deng4 upper subsection in MoXi block |
优质储层发育位置 | 不发育 | 中上部 | 上、中、下 |
---|---|---|---|
地震剖面 | ![]() | ![]() | ![]() |
地震响应特征 | “窄波谷” | “宽波谷+亮点” | “宽波谷” |
2.2 岩心特征
2.3 钻井漏失、试油显示特征
2.4 测井响应特征
2.5 酸化压裂施工曲线特征
3 动态资料对储层类型划分的补充
3.1 不同类型储层的生产特征
3.2 不同类型储层的试井响应
4 基于储层再划分的开发技术对策
4.1 储层再划分
表3 各储层识别方法对比汇总Table 3 Comparisons and summaries of reservoir identification methods |
资料分类 | 储层类型 识别方法 | 方法优点 | 方法缺点 |
---|---|---|---|
静态资料 | 地震反射 | 反映大范围储集层发育规模、储集层类型等信息 | 对储集层响应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 |
岩心 | 直观反映岩性以及孔、洞和缝特征 | 代表近井区物性,并非所有井都有取心资料 | |
钻井特征 | 钻杆放空、钻井液漏失直观预示储层的缝洞发育 | 不能反映远井区储层的缝洞发育情况 | |
测井响应 | 定性、定量地反映储集层发育情况 | 仅描述近井区物性,部分未测井井段资料缺失 | |
酸化压裂施工 | 泵压变化曲线可直观反映储层改造情况 | 施工曲线复杂,不宜直接用作划分储层 | |
试油 | 直观量化储层类型 | 测试时间较短,不能反映整个储层情况,若近井区物性较好,测试产量高,可能会乐观估计真实产能 | |
动态资料 | 气井生产特征 | 描述气井整个生产周期的地下渗流特征 | 生产数据多,可能存在多个生特征阶段,不易分类归纳总结 |
试井解释 | 反映气井探测半径内的渗流特征,能够描述近、远区物性 | 受测试数据影响大,工况复杂的井较难开展试井工作,解释具有多解性 |
表4 储层类型再划分汇总Table 4 Summary table of reservoir type reclassification |
储集 类型 | 静态资料响应 | 储集类型再划分 | 生产动态特征响应 | 代表井 | ||||||||
---|---|---|---|---|---|---|---|---|---|---|---|---|
岩心 | 成像测井 | 常规测井 | 地震模式 | 酸化曲线 | 产量 | 稳产 情况 | 单位压降采气量 | 油压月递减 | 典型试 井曲线 | |||
缝 洞 型 | ![]() | ![]() | ![]() | ![]() | ![]() | 缝洞 I类 | 大于 20 | 稳产 较好 | 大于 500 | 小于 0.2 | ![]() | D、H、 I、J |
缝洞 II类 | 小于 20 | 稳产 较差 | 小于 300 | 大于 0.7 | ![]() | A、B | ||||||
孔 洞 型 | ![]() | ![]() | ![]() | ![]() | ![]() | 孔洞 I类 | 大于 15 | 稳产 较好 | 大于 400 | 小于 0.2 | ![]() | L、M、 N、O |
孔洞 II类 | 小于 10 | 稳产 较差 | 小于 300 | 大于 1.0 | ![]() | K |
|
4.2 不同储层类型的开发技术对策
表5 不同储层类型开发技术对策汇总Table 5 Summary of technical countermeasures for development of different reservoir types |
储集类型 | 钻井液漏失量/m3 | 试油产量/(104 m3/d) | 绝对无阻流量/(104 m3/d) | 试井解释外区渗透率/(10-3 μm2) | 代表井 | 配产比建议 |
---|---|---|---|---|---|---|
缝洞I类 | >1 000 | >50 | >100 | >1.0 | D、H、I、J | 1/6~1/5 |
缝洞II类 | >1 000 | >50 | >100 | >0.5 | A、B | 1/12~1/10 |
孔洞I类 | <200 | <50 | <60 | >0.3 | L、M、N、O | 1/4~1/5 |
孔洞II类 | <200 | <50 | <60 | <0.1 | K | 1/8~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