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著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资源评价问题

展开
  •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网络出版日期: 2001-01-30

摘要

海底水合物可能的气源包括海水溶解的甲烷、海底气水合物层有机质自生自储的甲烷、海底水合物层下伏气源岩生成的甲烷以及地球深部非生物成困(无机成因)的甲烷,但只有海底水合物层下伏气源岩生成的甲烷才能是海底水合物中最主要的贡献者。研究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量需要考虑下伏气源岩的分布、有机质含量及生烃量,而仅凭本合物稳定带的分布来估计水合物资源实际是一种“圈闭体积法”,在气源不落实的情况下不可能准确。海底天然气水合物的聚集系数受一系列地质地球化学及海底物理化学条件的控制,涉及若干动力学过程,尚需深入研究。大量水合物的存在对气源岩有机质含量和厚度的要求不亚于常规大中型气田。我国南海和东海沉积盆地存在富含有机质的烃源岩,相比之下南海沉积盆地气源条件更为优越、海底物理条件更有利于水合物的生成,应当是近期调研的首选目标。

本文引用格式

夏新宇,戴金星,宋岩 .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气源及资源评价问题[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1 , 12(1-2) : 11 -15 . DOI: 10.11764/j.issn.1672-1926.2001.01.11

参考文献

1 张正斌, 陈正东, 刘莲生, 等. 海洋化学原理和应用— 中国近海的海洋化学. 北京: 海洋出版杜,1999.173.
2 Ginsburg G D , Solovev V A 著, 史斗译.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模式.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9( 3 ~ 4 ): 1 ~ 8.
3 戴金星, 宋岩, 戴春森, 等. 中国东部无机成因气及其气藏形成条件,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5.
4 Kvenvolden K A 著, 李玉梅译.天然气水合物中甲烷的地球化学研究.天然气地球科学,1998, 9 (3 ~ 4 ): 9 ~ 18.
5 戚厚发, 关德师, 钱贻伯, 等. 中国生物气成藏条件.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7:48-65.
6 冯福闿,王庭斌, 张士亚, 等. 中国天然气地质.北京: 地质出版社, 1995: 32.
7 戴金星, 宋岩, 张厚福, 等. 中国天然气的聚集区带.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7:144-181.

文章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