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2000, Vol. 11 ›› Issue (3): 1824.doi: 10.11764/j.issn.1672-1926.2000.03.18
付广; 杨勉;
FU Guang, YANG Mian
摘要:
在研究盖层形成和发育的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按形成环境将盖层的发育特征分为大厚度连续分布的盖层和小厚度互层断续分布的盖层两大类。通过理论和实例分析,说明了:第一类盖层较第二类盖层具更强的毛细管封闭能力;第一类盖层往往具超压封闭,第二类盖层则不具超压封闭;第一类盖层应具抑制封闭作用,而第二类盖层有则只能为替代封闭作用。第一类盖层较第二类盖层在油气成藏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1] 吕延防,付广,高大岭,等著.油气藏封盖研究[M].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6:4-30. |
[1] | 李红哲,马峰,谢梅,杨巍,张成娟,王朴,赵健. 柴达木盆地阿尔金东段基岩气藏盖层特征及控藏机制#br#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8): 1102-1110. |
[2] | 肖敦清, 姜文亚, 蒲秀刚, 王娜, 岳云福, 孙超囡, 代昆, 滑双君. 渤海湾盆地歧口凹陷中深层天然气成藏条件与资源潜力[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10): 1409-1421. |
[3] | 刘培,于水明,王福国,陶文芳,张庆,许新明,胡坤. 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海相泥岩盖层有效性评价及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3): 452-459. |
[4] | 韩宝,王昌伟,盛世锋,庞燕青. 准噶尔盆地中拐—五区二叠系不整合面对油气成藏控制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2): 1821-1828. |
[5] | 王琳,赵孟军,孟庆洋,王鹏,王科,袁海莉,申磊军,雷刚. 柴达木盆地英西地区中深层油气成藏过程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2): 1846-1854. |
[6] | 王龙,谢晓军,刘世翔,宋双,王一博,唐武,郭佳,孙瑞. 南海南部主要盆地油气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0): 1546-1554. |
[7] | 史基安,郭晖,吴剑锋,姚爱国,邹妞妞,吴志雄. 准噶尔盆地滴西地区石炭系火山岩油气成藏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S2): 1-11. |
[8] | 刘炜博,鞠治学,韩剑发,祁燕飞,汤明刚. 塔里木盆地塔中Ⅲ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各层系油气成藏特征及富集规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S2): 125-137. |
[9] | 王宏斌,张虎权,杨丽莎,郑多明,姚清洲,代冬冬. 塔里木盆地哈拉哈塘地区潜山岩溶带油气成藏关键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S1): 72-79. |
[10] | 刘军,崔海峰,陈永权,田雷,张年春. 膏岩层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及勘探意义——以塔西南麦盖提斜坡区奥陶系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S1): 139-147. |
[11] | 陈永权,关宝珠,熊益学,亢茜. 复式盖层、走滑断裂带控储控藏作用——以塔里木盆地满西—古城地区下奥陶统白云岩勘探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7): 1268-1276. |
[12] | 张璐,谢增业,王志宏,展铭望,国建英,李亚红. 四川盆地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寒武系气藏盖层特征及封闭能力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5): 796-804. |
[13] | 吴斌,何登发,孙方源. 塔里木盆地古城低凸起下古生界的断裂特征及成因机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5): 871-879. |
[14] | 吴海,赵孟军,卓勤功,鲁雪松. 库车坳陷北部单斜带油气充注史及成藏潜力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2): 2325-2335. |
[15] | 滕长宇,邹华耀,郝芳,王应斌,王奇. 渤海海域天然气保存条件与分布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 71-8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