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六五”以来,我国天然气地质已从石油地质研究中逐渐分离出来,形成中国天然气地质学。为了站在战略高度研究和认识我国天然气资源特点,评估我国天然气发展前景,应从资源评价、成藏机制等方面,加强天然气基础研究,并注意研究工作的集成。
系统地分析了制约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各种战略性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建议和对策。
探讨了无机成因气形成的构造地质条件、物理化学条件和成藏条件,侧重讨论不同于有机成因气的常规控制条件的特殊方面。并对无机成因气和有机成因气的成藏条件作了比较分析。
概述了微型盆地可能成为微型含油气盆地须具备的4个特殊地质条件,即强烈断陷、沉降中心与沉积中心一致、细相带内合适的砂泥岩比和良好的后期保存条件。认为微型盆地是大中型含油气盆地研究的一重要地质窗口,微型盆地综合研究的目的是为大盆地油气勘探服务,应将微型盆地本身的油气勘探放在次要的地位。
在深入分析影响天然气扩散作用因素的基础上,认为浓度是天然气发生扩散的根本原因。指出:不同浓度适用于不同的地质条件,游离相含气浓度适用于天然气在不含水岩石中的扩散;水中溶气浓度适用于天然气在饱和水岩石中扩散,认为孔隙水中总溶气浓度较孔隙水间填充溶气浓度更符合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扩散的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大小是不同的,采用游离相含气浓度计算得到天然气扩散量较实际值偏大,而采用孔隙水间隙填充溶气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又较实际值偏小,只有采用孔隙水中总溶气浓度计算得到的天然气扩散量才符合实际情况,孔隙水中的总溶气浓度是引起天然气在地下岩石中发生扩散的真正浓度。
针对莺歌海盆地多波地震资料的特点,研究和开发出了一套适应海上纵横波层位对比方法。认为:从研究和应用效果来看,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是海洋油气勘探开发中的一项十分有效的、大有前途的技术。
以YGH盆地岩石为实验对象,介绍了多波地震属性参数比与地层含油气性的关系以及多波地震属性参数比的计算方法。提出了联合利用多波地震属性参数比(振幅比、速度比和泊松比)检测气层的方法。钻井实践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