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基质的催化作用在油气生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该研究领域内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做了评述。阐明了油气生成过程中矿物基质的催化作用、催化机理及其地质意义,指出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和建议。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三十多口井奥陶系天然气生物标记物的分析与研究,获得了天然气中有关有机质类型、沉积环境及成熟度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了天然气与源岩的成因对比。提出了以天然气中甾萜类生标判别其母质类型,以芳烃类化合物判别其成熟度,以姥/植比(Pr/Ph)和γ—蜡烷含量判识沉积环境的综合气源判识模式。
从“四史”(沉积史、成岩史、构造变动史和有机质热演化史)入手,对研究区生、聚、运、盖、保条件作了全面评价。针对不同圈闭类型,提出了“三低一厚”的布井原则。用两种方法预测了资源量和可采储量。
简要介绍了天然气资源评价的专家系统。分析了松辽盆地南部天然气资源评价的地质模型。运用该专家系统技术对该盆地南部区块和圈闭的含油气性进行了评价。指出了该专家系统在此类评价中的特点。
介绍了利用航天摄影资料进行含油气性定量预测的原理、优越性、工作流程和应用范围。强调了用航天照片判识地质构造的良好效果和具体工作步骤。以滨里海含油气盆地为实例,阐述了笔者利用航天摄影资料进行远景区油气资源评价的实际做法和效果,并与传统的地质-地球物理方法做了比较。认为航天摄影资料法含油气性定量预测是可行的,其结果与传统法是基本吻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