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油气地质学认为构造作用主要控制含油气盆地的沉积和油气的运移聚集。而构造作用应力对有机质直接成烃的力化学作用未引起足够重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地质证据和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力化学作用在成烃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引起高度重视。本文在地质资料和实验地质学资料基础上,结合高分子力化学分析,阐述了成烃力化学作用方式、反应类型、影响因素和证据,以引起广大油气地质工作者的重视。
概述了有关科学家关于构造动力在油气形成作用方面的观点。论述了构造动力对煤的深变质作用的影响。强调了构造动力因素对油气形成过程的影响。指出:剪切压力是岩石变质演化的主要因素,阐述了活动带沉积盆地有机质演化的特征。提出了油气形成的构造动力模式。
指出了石油、天然气个体发育与地球动力之间的成因关系。评价了油、气田形成的热能条件、力化学条件和质量转移条件。认为构造作用力在含油气盆地的演化中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构拟了西西伯利亚板块构造图及其主要构造形成带,论述了西西伯利亚盆地发育的地球动力条件,指出了该盆地油气田的带状分布与地球动力条件的关系。
介绍了一门新的学科——勘探地球动力学和由此产生的一种新的勘查油气藏的方法——勘探地球动力学方法。论述了勘探地球动力学方法的理论基础和在勘查实践中的可行性。指出了勘探地球动力学方法的任务和所能解决的问题。强调了勘探地球动力学方法与地球化学方法的结合。
烃类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常规研究实质上仅限于沉积盆地演化的埋藏过程,而其它地质作用,特别是与基底岩体的构造隆起和构造活动被完全忽视了。根据埋藏演化观念,反映源岩鼠熟和烃类形成的关键参数是温度,控制烃类排出祝运移的因素是上覆匠力对岩石的压实作用。根据这些前提,石油形成动力学研究的焦点是加热模拟实验有机质的成熟作用。而本模拟实验的目的是揭示构造变形对源岩的转化作用。
过去,关于水平挤压对油气生成和聚集的热动力作用问题,特别是水平挤压对岩石圈板块边缘与现代断裂、古断裂接合部油气生成和聚集的热动力作用问题,石油界实际上尚未涉足。其原因是:①一般来说,对挤压带温度和压力的实测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②就油气地质学而言,上述问题是一个新提出的问题。 挤压带热动力环境的异常性决定了重新研究与含油气性有关的那些因素的相互依从关系的必要性。在分析内地台含油气盆地时,石油界对这些因素的作用和地位的研究程度很高。这是人们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