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已获CO2天然气地质地化资料的基础上,重点剖析了CO2天然气地化特征及成因类型,追踪和判识了CO2气的气源,初步探讨了CO2气的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指出了本区CO2气属壳源型岩石化学成因的无机CO2,主要来自莺黄组中下部及梅山组含钙海相泥岩所提供的气源,与深部火山-慢源的CO2气源无关,且不存在CO2随深度增加而富集的规律,预测中深部是勘探烃类气为主气藏的重要领域。
本文利用单井R。的系统测定,建立起了印支运动前、后华北地区上古生界的热演化和成烃演化模式,并以此预测其不同时期的热演化程度。通过三种实验方法(热解、热模拟、气相色谱)和两个实验系列(单组分实验系列和自然演化实验系列),探讨了煤岩成烃和二次成烃特点。
利用盖层实验分析资料对辽南地区天然气盖层进行评价,认为盖层质量和沉积环境、有机质含量、压实和成岩作用有关。指出了盖层形成时间及储盖匹配的关系。对火山岩盖层进行了评价,认为未蚀变玄武岩有极好的封闭性能。
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概念的提出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气藏的发现(如在我国的苏北、胜利、辽河等盆地,意大利的波河盆地发现的气田和前苏联的乌连戈依气田等)增强了人们寻找这种埋藏浅、见效快的资源的信心。本文从构造地质背景、沉积环境特征以及生、储、盖层适时匹配关系等方面对热催化过渡带气气藏形成的基本地质条件进行了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今后几年全世界天然气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天然气与其他燃料相比,是一种“干净”的能源。从环境的角度讲,天然气的开采、运输和利用有很大优势。因此,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呼吁使用天然气,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法规和经济制裁以限制使用其他污染性燃料。 天然气可用于所有耗能环节。它在工业上用途广泛,作为原材料可用于塑料生产、化学药品和化肥生产;作为燃料可用于冶炼钢铁、非金属生产、玻璃、水泥、食品、烟草加工、造纸、印刷发电等行业;许多国家住宅、商业等部门也在大量利用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