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下古生界高-过成熟烃源岩有机成熟度评价仍存在许多问题。作为下古生界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参数主要包括固体沥青、镜状体、无定形体(微粒体)动物有机体、藻类体反射率、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参数等。本文评述了这些成熟度指标的可靠性、适用性、存在问题和工作方向。
近期,在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构造带获得了工业性天然气流及少量凝析油。如何认识其成因及烃源关系,直接关系到本区进一步勘探的方向。本文在已获地质地化资料基础上,对油气成因类型及其烃源关系进行了剖析与探讨,指出了该区天然气及凝析油属低熟-成熟煤型为主的偏腐殖混合型油气,其油气轻烃组成、甲烷及其同系物碳同位素分布以及伴生油的生物标志物组成均具有煤型为主的混合型油气的特点,烃源则主要来自莺黄组中下部2400m以下的偏腐殖混合型生烃岩。
介绍了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储层特征,影响风化壳储层的主要因素,风化壳的成因及孔隙演化。对此类储层作了评价,阐述了找气远景。
石油和天然气地质科学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建立和完善地下油气形成、运移、聚集的普遍理论,然后根据此理论体系来阐明自然界中石油和天然气及其自然派生物的组成、性质、空间分布和预测它们具有工业储量的聚集位置。 但是,直到目前,油气聚集的普遍理论还未能充分建立,这从目前所存在的各种有关这一问题的假设、规律表述和局部适用的理论体系之间的相互矛盾、主观的纯地质思维和论据的不充分上等均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