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志强,王飞宇,师玉雷,冯伟平,谢佩宇,任利兵,吴子强,江涛,赵志刚
Cheng Zhi-qiang,Wang Fei-yu,Shi Yu-lei,Feng Wei-ping,Xie Pei-yu,Ren Li-bing,Wu Zi-qiang,Jiang Tao,Zhao Zhi-gang
摘要:
乌里雅斯太凹陷与二连盆地中其他富油凹陷相比在构造特征、烃源岩类型和原油物性方面独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凹陷地层厚度大(大于4 500m)、烃源岩类型较差(主体为D/E相)、原油密度轻的特点。烃源岩体精细分析表明凹陷主体发育D/E相烃源岩,初始氢指数(IHo)为200~400mg/gTOC,烃源岩有机显微组分主要为腐泥组、壳质组和镜质组混合型。D/E相烃源岩形成于高沉积速率和高陆源有机质输入的超补偿沉积环境,这种偏氧化环境也可解释凹陷中不发育二连盆地其他凹陷普遍可见的以云质泥岩为主的特殊岩性段现象。凹陷D/E相烃源岩主要发育在K1bt1和K1ba,层序上主要位于最大湖泛面上下,烃源岩生烃门限深度为1 900~2 000m;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主体介于0.5%~1.0%之间,并且K1ba烃源岩成熟度较K1bt1高。D/E相烃源岩与典型C相烃源岩(以层状藻类和结构藻类为主,IHo值在400~800mg/gTOC之间)在生烃特征方面具有明显不同,D/E相烃源岩生烃门限温度较高,且排出的烃类主要以轻质油为主。目前乌里雅斯太凹陷已发现的原油API主体介于35°~45°之间,为轻质油,并且与二连盆地其他凹陷相比具有高蜡低硫的特点,乌里雅斯太凹陷已发现油气物理性质与D/E相烃源岩在现阶段生成油气特征相符。
中图分类号:
[1]Rogers M A.Application of organic facies concept to hydrocarbon source evaluation[C]//World Petroleum Congress.10th Word Petroleum Congress.Bucharest,Romania,1980:23-30. |
[1] | 傅宁,刘建升. 北部湾盆地流二段3类烃源岩的生烃成藏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7): 932-941. |
[2] | 陈晓艳,田福清,邹华耀,郭柳汐,芦晓伟,殷杰,王道军. 湖相烃源岩热演化生烃研究——基于冀中坳陷烃源岩加水热模拟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1): 103-113. |
[3] | 马安来. 金刚烷类化合物在有机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5): 851-860. |
[4] | 马素萍, 孙东, 张晓宝, 夏燕青. 酒西盆地青西凹陷下白垩统湖相烃源岩生烃动力学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2): 219-223. |
[5] | 杨振恒, 腾格尔, 李志明. 页岩气勘探选区模型——以中上扬子下寒武统海相地层页岩气勘探评价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1, 22(1): 8-14. |
[6] | 邓毅林, 王天琦, 曹正林, 裴明利, 赵伟, 杨桂茹. 二连盆地乌里雅斯太凹陷下白垩统湖底扇沉积特征及成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5): 786-792. |
[7] | 朱俊章 施和生 汪建蓉 龙祖烈. 珠江口盆地陆相原油轻烃环优势及其成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1): 15-19. |
[8] | 李广之, 胡斌 邓天龙 袁子艳 . 微量元素V和Ni的油气地质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1): 13-17. |
[9] | 袁东山;张枝焕;曾艳涛;张学军;. 沾化凹陷渤南洼陷沙四段烃源岩有机相[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1): 125-128. |
[10] | 滑双君;王书香;李会慎;翟桂云;肖枚;. 大港探区煤系烃源岩沉积有机相划分[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3, 14(4): 260-263. |
[11] | 金奎励;李荣西;. 烃源岩组分组合规律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1): 23-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