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香增,张丽霞,姜呈馥,尹锦涛,高潮,孙建博,尹娜,薛莲花
Wang Xiang-zeng,Zhang Li-xia,Jiang Cheng-fu,Yin Jin-tao,Gao Chao,Sun Jian-bo,Yin Na,Xue Lian-hua
摘要:
为对比研究差异抬升对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页岩孔隙的影响,分别选取了甘泉地区G127井和渭北隆起YW1井(浅地表)2组埋深相差较大的长73典型页岩样品,通过脉冲衰减渗透率测量、覆压孔隙度测量、氮气吸附实验及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成像分析等方法对样品孔隙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页岩储层孔隙均主要为纳米级,孔隙类型主要有粒间孔、粒内孔、微裂缝及少量有机质孔。其中,G127井有机质孔较发育,主要由于该区页岩所达最大埋深较深,样品热演化程度较高;而YW1井页岩裂缝较发育,这与盆地南部经历了强烈的构造抬升运动有关,致使YW1井页岩样品渗透率(1.13~4.24×10-3μm2普遍高于G127井渗透率(0.013 5~0.663 0)×10-3μm2。2组页岩中小于10nm微孔和中孔提供了主要的比表面积,大于10nm的中孔和大孔对孔隙体积贡献较大,其中G127井页岩平均孔径及孔径峰值均较YW1井页岩小,这与其埋深较深导致压实作用更强有关。
中图分类号:
|
[1] | 周立宏,蒲秀刚,肖敦清,李洪香,官全胜,林伶,曲宁. 渤海湾盆地沧东凹陷孔二段页岩油形成条件及富集主控因素[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323-1332. |
[2] | 赵文韬,荆铁亚,吴斌,周游,熊鑫. 断裂对页岩气保存条件的影响机制——以渝东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333-1344. |
[3] | 夏鹏,王甘露,曾凡桂,牟雨亮,张昊天,刘杰刚. 黔北地区牛蹄塘组高—过成熟页岩气富氮特征及机理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345-1355. |
[4] | 刘琴琴,陈桂华,陈晓智,祝彦贺,杨小峰. 鄂尔多斯盆地L地区上古生界上石盒子组物源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8): 1094-1101. |
[5] | 朱立文,王震亮,张洪辉. 鄂尔多斯盆地乌审召地区山2亚段致密气“甜点”控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8): 1085-1093. |
[6] | 杨智峰,曾溅辉,韩菲.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7段致密油充注影响因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7): 961-972. |
[7] | 康毅力,豆联栋,游利军,陈强,程秋洋. 富有机质页岩增产改造氧化液浸泡离子溶出行为[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7): 990-996. |
[8] | 曾凡辉,王小魏,郭建春,郑继刚,李亚州,向建华. 基于连续拟稳定法的页岩气体积压裂水平井产量计算[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7): 1051-1059. |
[9] | 朱维耀,马东旭. 页岩储层有效应力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6): 845-852. |
[10] | 余川,曾春林,周洵,聂海宽,余忠樯. 大巴山冲断带下寒武统页岩气构造保存单元划分及分区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6): 853-865. |
[11] | 邱 振,邹才能,李熙喆,王红岩,董大忠,卢斌,周尚文,施振生,冯子齐,张梦琪. 论笔石对页岩气源储的贡献——以华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笔石页岩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5): 606-615. |
[12] | 汪道兵,葛洪魁,宇波,文东升,周珺,韩东旭,刘露. 页岩弹性模量非均质性对地应力及其损伤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5): 632-643. |
[13] | 杨超,贺永红,马芳侠,雷裕红,陈义国.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有机流体活动期次划分[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5): 655-664. |
[14] | 龙胜祥,冯动军,李凤霞,杜伟. 四川盆地南部深层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前景[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4): 443-451. |
[15] | 葛岩,朱光辉,万欢,潘新志,黄志龙. 鄂尔多斯盆地东缘紫金山侵入构造对上古生界致密砂岩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4): 491-49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