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张春雷,高世臣
Zhang Yan,Zhang Chun-lei,Gao Shi-chen
摘要:
地震相分析是致密砂岩储层预测的一项重要技术,可以描述地层相带的变化。针对自组织神经网络(Self-Organizing Map,SOM)在地震相解释过程中可视化差、解释精度低等问题,研发了一种基于SOM和HSV(Hue Saturation Value)染色技术的地震相分析技术。该方法使用收缩拓扑坐标算法对网格节点进行计算,借助HSV模型根据网格节点的位置进行染色,使得相近的位置具有相同的颜色,清晰地展示出高维输入空间的分布情况。为了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以苏里格气田东部召30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地震属性与气层厚度叠合图以及AVO正演模拟,选取了对储层比较敏感的均方根振幅、平均瞬时频率、AVO截距和梯度等4种地震属性,运用自组织神经网络和HSV染色技术开展致密砂岩的地震相分析,并通过K均值对网格节点聚类,得到盒8段沉积相展布特征,能清晰地刻画南北向条带状河道分布,分析结果与先验地质认识较为吻合。该方法为沉积相展布特征的分析提供了一种更好的可视化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1]Zhang Jie,Zhang Zhenhong,Xin Honggang,et al.Application of seismic facies analysis technique for reservoir prediction in the Maling Oilfield[J].Natural Gas Geoscience,2012,23(3):590-595. |
[1] | 杨海军,张荣虎,杨宪彰,王珂,王俊鹏,唐雁刚,周露. 超深层致密砂岩构造裂缝特征及其对储层的改造作用——以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克深气田白垩系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7): 942-950. |
[2] | 杨智峰,曾溅辉,韩菲,冯枭,冯森,张译丹,乔俊程.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长6—长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6): 909-919. |
[3] | 张大智. 利用氮气吸附实验分析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以松辽盆地徐家围子断陷沙河子组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6): 898-908. |
[4] | 张凤奇,钟红利,魏登峰,张凤博,柳伟明,刘伟. 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东南部长7段致密砂岩油藏成藏物性下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2): 232-240. |
[5] | 周露,莫涛,王振鸿,朱文慧,尚江伟,陈维力,李梅,张琪. 塔里木盆地克深气田超深层致密砂岩储层裂缝分级分组合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11): 1668-1677. |
[6] | 刘晓鹏,刘燕,陈娟萍,胡爱平. 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致密砂岩气藏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7): 1225-1234. |
[7] | 陈文浩,王志章,潘潞,李汉林,侯加根. 致密砂岩储层流动单元定量识别方法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5): 844-850. |
[8] | 韩文学,陶士振,姚泾利,麻伟娇.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长7段致密储层精细表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5): 820-826. |
[9] | 高帅,曾联波,马世忠,何永宏,巩磊,赵向原,许文国,唐小梅. 致密砂岩储层不同方向构造裂缝定量预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3): 427-434. |
[10] | 陈宇航,刘震,姚根顺,吕福亮,唐鹏程,陈亮. 一个深水区深层沉积相早期预测方法——以南海北部深水区D凹陷渐新统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1): 2122-2130. |
[11] | 毕明威,陈世悦,周兆华,商琳,郑国强,张满郎,高立祥. 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气田苏6区块盒8段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0): 1851-1861. |
[12] | 陆诗阔,王迪,李玉坤,孟宪军,胡向阳,陈舒薇. 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致密砂岩储层三维岩石力学参数场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0): 1844-1850. |
[13] | 畅永刚,史松群,赵玉华,王大兴. 基于SVD法三维地震属性优化技术在苏里格气田含气性预测中的应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2, 23(3): 596-601. |
[14] | 张博, 李江海, 吴世萍, 陈德友, 袁克学, 巴旦. 大北气田储层裂缝定量描述[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0, 21(1): 42-46. |
[15] | 胡明毅;李士祥;魏国齐;杨威;林世国;. 川西前陆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致密砂岩储层评价[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4): 456-45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