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1999, Vol. 10 ›› Issue (1-2): 76–81.doi: 10.11764/j.issn.1672-1926.1999.01.76

• 论著 • 上一篇    

热成熟早期阶段未熟干酪根n-C37和n-C38不饱和酮的S、O键合及其碳骨架的释放

M.P.Koopmans;C.Schaeffer-Reiss;J.W.de Leeuw(荷兰)等;郑军卫(译)   

  • 出版日期:1999-01-30 发布日期:1999-01-30

  • Online:1999-01-30 Published:1999-01-30

摘要:

对韦纳?德尔?杰索盆地(意大利北部)Gessos-solfifera地层(墨西拿阶)中包含未成熟富硫有机物的沉积岩进行加水热解模拟,在160~330℃的不同温度下加热72h,以研究prymnesinphyte水藻生物合成的n-C37和n-C38二元、三元不饱和甲乙基酮(链烯酮)在成岩过程中的演化结局。原始干酪根样化学降解实验表明,在咸岩作用早期,链烯酮被硫和氧交联键合进干酪根中。实验结果还表明,在自然条件下具有n-C37和n-C38结构的饱和酮可视与烷烃类似。

关键词: 未熟干酪根, 不饱和酮, S、O键合, 模拟实验

[1] 彭威龙,胡国艺,刘全有,贾楠,房忱琛,龚德瑜,于聪,吕玥,王鹏威,冯子齐. 热模拟实验研究现状及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252-1263.
[2] 曾旭, 李剑, 田继先, 王波, 国建英, 沙威.  柴达木盆地腹部晚期构造带成藏模拟实验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9): 1301-1309.
[3] 翁定为,付海峰,包力庆,胥云, 梁天成,张金. 水平井平面射孔实验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4): 572-578.
[4] 段毅,吴应忠,赵阳,曹喜喜,马兰花. 草本沼泽泥炭加水热解产物烃类气体氢同位素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3): 305-310.
[5] 陈晓艳,田福清,邹华耀,郭柳汐,芦晓伟,殷杰,王道军. 湖相烃源岩热演化生烃研究——基于冀中坳陷烃源岩加水热模拟实验[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8, 29(1): 103-113.
[6] 谢增业,李志生,国建英,张璐,董才源. 烃源岩和储层中沥青形成演化实验模拟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8): 1489-1499.
[7] 吴远东,张中宁,吉利明,孙丽娜,贺聪,苏龙,夏燕青. 流体压力对半开放体系有机质模拟生烃产率和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5): 883-891.
[8] 张明峰,熊德明,吴陈君,马万云,孙丽娜,妥进才.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侏罗系烃源岩及其低熟气形成条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2): 261-267.
[9] 陶士振,李昌伟,黄纯虎,曾溅辉,张响响,杨春,高晓辉,公言杰. 煤系致密砂岩气运聚动力与二维可视化物理模拟研究——以川中地区三叠系须家河组致密砂岩气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10): 1767-1777.
[10] 吴远东,张中宁,孙丽娜,贺聪,吉利明,苏龙,夏燕青. 半开放体系下流体压力对烃源岩HTHP模拟产物产率及镜质体反射率的影响[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 27(10): 1904-1912.
[11] 朱永进,尹太举,沈安江,刘玲利,刘忠保.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浅水砂体沉积模拟实验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5): 833-844.
[12] 陈瑞银,王汇彤,陈建平,刘玉莹. 实验方法评价松辽盆地烃源岩的生排烃效率[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5): 915-921.
[13] 段毅,吴应忠,赵阳,曹喜喜. 不同成煤母质热解烃类气体氢碳同位素组成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2): 2365-2371.
[14] 沈安江,佘敏,胡安平,潘立银,陆俊明. 海相碳酸盐岩埋藏溶孔规模与分布规律初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0): 1823-1830.
[15] 公言杰,柳少波,姜林,袁选俊,陶士振. 致密砂岩气非达西渗流规律与机制实验研究——以四川盆地须家河组为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6): 804-809.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延敏, . 1996~199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44 -45 .
[2] 付广;付晓飞;薛永超;杨勉;. 引起油气藏破坏与再分配的地质因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6): 1 -6 .
[3] 安菊华;陈振岩;常津焕;宋玉军;. 大民屯凹陷泥丘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6): 20 -28 .
[4] 王连进;叶加仁;. 残余盆地特征及研究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8 -12 .
[5] 张树林;. 莺琼盆地岩石弹性物性规律之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35 -43 .
[6] 金奎励;李荣西;. 烃源岩组分组合规律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1): 23 -29 .
[7] P.R.Miles;刘文汇;. 欧洲大陆边缘甲烷水合物的远景分布[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3-4): 57 -60 .
[8] 妥进才, 王先彬, 周世新, 陈晓东, . 深层油气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10(6): 1 -8 .
[9] 何承恩, 李树枝. 星疤研究与冲击构造油气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0, 1(1): 9 -13 .
[10] 宋岩. 美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及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0, 1(1): 14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