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采用英国石油公司(BP)的分类方案,将湖相烃源岩划分为有机相C、D/E和F,其中C相源岩主要为淡水藻类和细菌,属于倾油型烃源岩;D/E和F相源岩中主要以陆源有机质为主
[19]。不同有机相源岩由于有机质组分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初始氢指数(
I H),C相源岩初始
I H值一般大于500 mg/g,D/E相源岩初始
I H值一般为200~400 mg/g,F相源岩主要以陆源有机质为主,初始
I H值小于200 mg/g。由于湖相烃源岩在未熟—低熟阶段
TOC与
I H存在很好的相关性,因此可以将有机相的划分简化为不同
TOC区间的划分,当
TOC值大于2%时为C相源岩,在1%~2%之间为D/E相源岩,小于1%为F相源岩
[11,20,24-26]。随着成熟度的增加,
I H值和
TOC值都将逐渐降低。王飞宇等
[20]报道了松辽盆地青一段湖相烃源岩
TOC值和
I H值随着成熟度的变化情况,在未熟阶段青一段源岩初始氢指数约为700 mg/g,初始
TOC值最大可达6.5%,随着成熟度增加,
TOC值和
I H值均降低,
R O值在1.1%左右时,青一段烃源岩氢指数降为400 mg/g,
TOC最大值约为4.5%,而当
R O值升高到1.4%左右时,
I H值降到100 mg/g,
TOC最大值为3%左右
[20]。渤海湾盆地古近系沙河街组烃源岩在未熟—低熟阶段
TOC与
I H的关系与松辽盆地相似
[11,30],因此根据
TOC与
I H的关系划分源岩有机相在成熟阶段也是适用的,这一分类方法结合∆Log
R技术可识别不同有机相源岩的厚度。∆Log
R技术通过测井数据与地球化学数据对
TOC进行预测,获得不同
TOC区间烃源岩的厚度。目前该技术已在油气勘探领域应用多年,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