氦源矿物的封闭温度是控制氦气从源岩中释放的重要因素之一
[33-34],花岗岩中常见的氦源矿物对氦的封闭温度各不相同。本文研究在对渭河盆地周缘花岗岩中氦源矿物进行分析的同时,对我国有富氦天然气显示的柴达木盆地及鄂尔多斯盆地也开展了调研,结果表明这些盆地花岗岩中的氦源矿物以锆石、磷灰石、独居石及榍石等U、Th类质同象矿物最为常见
[26,30,34],其中锆石的封闭温度为170~190 ℃,磷灰石为75±7 ℃,独居石为241 ℃,榍石为191~218 ℃
[26,35]。因此,依据这几种常见氦源矿物对氦的封闭温度等初步划分了氦源矿物对氦的封闭带(
图3):即将小于60 ℃划为氦气封闭带,这一温度与烃源岩生烃门限温度和磷灰石的封闭温度较为接近,在该区间内很少有天然气生成,且主要氦源矿物尚未进入氦封闭温度,所释放氦气有限,少量普通矿物和U、Th独立矿物释放的氦气难以得到保存;60~220 ℃为部分封闭带,这一区间内烃源岩开始生成天然气,氦气具备了富集成藏的载体,且磷灰石、锆石和榍石等主要氦源矿物进入氦封闭温度,开始释放氦气,但仍有独居石等主要氦源矿物尚未进入封闭温度;大于220 ℃为非封闭带,这一区间烃源岩进入大量生气阶段,且几乎所有氦源矿物都无法封闭氦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