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地质背景与地质特点
2 地震预测难点与技术思路
2.1 地震预测难点
2.2 预测技术思路
3 基于趋势面的微古地貌恢复
4 铝土岩厚度预测
4.1 反射系数分解技术去除围岩反射强干涉效应
4.2 铝土岩厚度预测
图6 去除强反射前后厚度预测结果对比(a)去除强反射前太原组铝土岩厚度预测平面;(b)去除强反射后太原组铝土岩厚度预测平面 Fig.6 The comparison of thickness prediction results before and after removing strong reflection |
表1 部分钻井铝土岩预测厚度统计Table 1 The statistical table of predicted bauxite thickness of some well drilling |
井号 | 实钻厚度/m | 预测厚度/m | 误差/m |
---|---|---|---|
22-20 | 18 | 16 | -2 |
12-38 | 4.5 | 5 | 0.5 |
13-23 | 7 | 5.5 | -1.5 |
21-18 | 5.4 | 7 | 1.6 |
17-23 | 8 | 5.8 | -2.2 |
17-22 | 20 | 17.3 | -2.7 |
5 铝土岩裂缝识别
6 铝土岩含气性检测
6.1 岩石物理实验分析及敏感参数优选
6.2 铝土岩储层含气性定量预测
7 高产井位地震优选模式
8 结论
(2)铝土岩厚度预测在于去强屏蔽效应,突出铝土岩地震响应特征的基础上,利用地质统计学反演定量预测铝土岩分布,该方法具有能够识别较薄储层且随机分布的优势,可进一步描述铝土岩空间分布特征。
(3)基于振幅方向分解的叠后裂缝识别技术可有效识别陇东地区太原组弱形变的构造—裂缝体系,进一步圈定优质铝土岩分布,检测的裂缝带展布与实钻钻遇优质铝土岩具有较高的吻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