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南低凸起具有“凹中隆”的构造特征,周缘“多凹环抱”,其中北礁凹陷、甘泉凹陷暂未取得突破、生烃能力未知,而乐东—陵水凹陷则是已证实的富生烃凹陷,具有埋藏深、面积大等优点。相关气田研究表明,乐东—陵水凹陷以生气为主,凝析油也较多,渐新统崖城组的陆源海相烃源岩是其主要来源
[12-13];陵水组下部海相泥岩为次要烃源岩也具备一定的生烃能力。虽未钻遇烃源岩地层,但该凹陷上方的中央峡谷水道已发现超过2 000×10
8 m
3天然气
[14],结合地震解释上古近系广泛分布于凹陷之中且沉积较厚,特别是崖城组—陵水组厚度约为2 000~3 500 m,推测该凹陷烃源岩具有厚度大、分布广的特点。实验分析与盆地模拟显示,乐东—陵水凹陷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Ⅱ
2型—Ⅲ型,有机质丰度高,已处于成熟—过成熟阶段。其中的L3井上段(风化裂缝带4 094~4 176 m)干燥系数低于0.94,δ
13C
1值稳定在-35‰~-37‰之间,
R O值介于1.1%~1.8%之间,平均为1.5%;下段(内幕裂缝带4 265~4 290 m)干燥系数高于0.96,δ
13C
1值变大至-34‰~-28‰,
R O值介于1.8%~2.7%之间,平均为2.3%,整体表现为高熟—过成熟天然气。总体上,崖城组、陵水组烃源岩各个成熟状态由凹陷中心向四周呈环带状分布,已经进入大规模生烃阶段[
图3(a),
图3(b)]。油气资源评估表明,乐东—陵水凹陷烃源条件优越,烃源供给充足(崖城组1 641×10
8 m
3、陵水组870×10
8 m
3),生气量大,为琼东南盆地I类生烃凹陷
[15-17],目标区紧邻强生烃区,周缘生气强度高达20×10
8 m
3/km
2[
图3(c),
图3(d)]。目前仅在中央峡谷水道领域发现陵8、陵9等商业气田,勘探层系相对单一,探明储量相对较少,剩余资源潜力巨大,L3井区的突破为该区潜山勘探打开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