盒8段储层为一套灰白色和浅灰绿色含砾粗粒、中—粗粒砂岩,碎屑颗粒呈棱角—次棱角状,分选、磨圆较差。岩石类型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成岩演化阶段普遍处于中成岩A—B期。孔隙度主要集中在3%~8%之间,小于10%的储层占86.4%。渗透率主要集中在(0.01~1)×10
-3 μm
2之间,小于0.5×10
-3 μm
2的储层占80.7%,小于1×10
-3 μm
2的储层占92.1%,为典型的致密砂岩储层。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岩屑溶孔、高岭石晶间孔及粒间溶孔,裂缝不发育。喉道类型主要为片状、缩颈状及管束状。孔隙度与渗透率呈明显的直线线性关系,为单一孔隙介质储层
[23-24]。受沉积物源差异控制,不同地区盒8段储层岩石类型、物性存在较大差异。大致以杭锦旗—乌审旗—延安一线为界,西部以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为主,渗透率大于0.5×10
-3 μm
2的储层占34.2%;东部以岩屑石英砂岩、岩屑砂岩为主,渗透率大于0.5×10
-3 μm
2的储层仅占18.1%,相对于西部更加致密。高压压汞分析表明,致密砂岩储层微、纳米级孔喉普遍发育,孔喉大小分布比较分散,小孔喉整体占比高。渗透率大于1×10
-3 μm
2、(0.5~1)×10
-3 μm
2、(0.1~0.5)×10
-3 μm
2和(0.01~0.1)×10
-3 μm
2的4类储层其不同大小喉道控制的孔隙体积明显不同,储层非均质性强(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