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1 低渗岩性气藏型储气库地质特点
1.1 储层条件的复杂性
表1 鄂尔多斯盆地主要气藏建库地质参数与展布特征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ological parameter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main gas reservoirs in Ordos Basin |
序号 | 气藏 | 孔隙度 /% | 渗透率 /(10-3 μm2) | 试气无阻流量 /(104 m3/d) | 最大累计产气量 /(108 m3) | 井均动态 储量 /(108 m3) | H2S含量 /(mg/m3) | 有效储层展布特征 |
---|---|---|---|---|---|---|---|---|
1 | 盒8—山1 | 8.9 | 0.73 | 7.8 | 1.6 | 0.29 | 0~15 | 单个砂体规模较小,复合砂体横向大面积连片分布 |
2 | 山2 | 6.2 | 4.85 | 15.8 | 9.9 | 2.35 | 0~15 | 砂体局部厚层分布,大面积连片 |
3 | 太原 | 8.0 | 0.64 | 10.5 | 0.7 | 0.32 | 0~15 | 纵向多薄层叠置,平面呈条带状展布 |
4 | 本溪 | 6.7 | 0.97 | 13.8 | 2.2 | 0.35 | 0~15 | 北部砂体连续,南部砂体呈透镜体状分布,整体规模较小 |
5 | 马五1 | 5.5 | 2.63 | 28.7 | 9.1 | 2.14 | 50~900 | 大面积分布,被沟槽和局部致密带切割成多个独立单元 |
6 | 马五4 | 6.5 | 1.11 | 7.3 | 2.9 | 0.41 | 200~4 000 | 储层整体连续,局部高产富集,高含水,高含硫化氢 |
7 | 马五5 | 5.0 | 0.54 | 30.2 | 8.2 | 0.50 | 0~5 000 | 白云岩储层呈透镜状分布,局部高产富集 |
1.2 封闭条件的复杂性
图1 靖边气田某区块下古生界马五1+2亚段地层残余厚度与封闭条件分析Fig.1 Analysis of residual thickness distribution and sealing condition of the Lower Paleozoic MW1+2 Member in certain area of Jingbian Gas Field |
1.3 流体特征的复杂性
2 低渗岩性气藏型储气库建库设计与运行关键技术
2.1 库址筛选技术
2.1.1 岩性气藏地质体密封性评价
2.1.2 低渗气藏建库甜点区筛选
2.1.3 多因素建库有利区筛选
表2 低渗岩性储气库库址评价指标权重矩阵Table 2 Weight matrix of evaluation indicators for UGS sites of low permeability lithologic gas reservoir |
一级指标 | 一级指标权重 | 二级指标 | 二级指标权重 |
---|---|---|---|
圈闭密封性 | 0.25 | 盖层厚度 | 0.1 |
侧向封闭性 | 0.15 | ||
气井产能 | 0.25 | 动态储量 | 0.1 |
无阻流量 | 0.1 | ||
生产前120 d产量 | 0.05 | ||
流体性质 | 0.1 | 硫化氢含量 | 0.05 |
二氧化碳含量 | 0.05 | ||
储层条件 | 0.1 | 有效厚度 | 0.05 |
物性参数 | 0.02 | ||
气藏埋深 | 0.03 | ||
钻井条件 | 0.05 | 老井质量 | 0.05 |
地面条件 | 0.15 | 地表情况 | 0.05 |
距外输管网距离 | 0.1 | ||
市场需求 | 0.1 | 0.1 |
表3 鄂尔多斯盆地建库有利区筛选结果与指标概算Table 3 Screening results of favorable areas for reservoir construction in Ordos Basin |
建库 潜力区 | 目标 层位 | 密封性 | 甜点区孔隙度 /% | 甜点区渗透率 /(10-3 μm2) | 硫化氢含量 /(mg/m3) | 地表情况 | 老井 工况 | 概算库容量 /(108 m3) | 概算工作气量 /(108 m3) | 定性 评价 | 定量 评价 | 综合 排名 |
---|---|---|---|---|---|---|---|---|---|---|---|---|
SD | 马五5 | 落实 | 8.3 | 12.8 | 5.0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22.3 | 10.8 | 优 | 2.86 | 1 |
SH | 马五1 | 落实 | 9.3 | 12.9 | 554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9.1 | 3.7 | 优 | 2.84 | 2 |
YU | 山2 | 落实 | 6.4 | 5.5 | 4.8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97.2 | 27.0 | 优 | 2.81 | 3 |
LW | 马五1 | 落实 | 6.4 | 13.5 | 709.5 | 沙漠 | 较好 | 45.5 | 16.0 | 优 | 2.79 | 4 |
SN | 马五5 | 落实 | 6.6 | 10.9 | 18.9 | 黄土塬 | 一般 | 3.1 | 2.0 | 良 | 2.64 | 5 |
SH211 | 山2 | 较落实 | 8.9 | 7.6 | 4.7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115.1 | 32.2 | 良 | 2.58 | 6 |
SH215 | 山2 | 较落实 | 9.8 | 7.8 | 5.9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135.3 | 37.9 | 良 | 2.51 | 7 |
CH2 | 山2 | 较落实 | 9.4 | 5.7 | 6.9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60.5 | 16.9 | 中 | 2.46 | 8 |
SH143 | 山2 | 较落实 | 10.1 | 6.2 | 7.4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34.8 | 9.7 | 中 | 2.43 | 9 |
YU28 | 山2 | 较落实 | 8.1 | 5.6 | 6.1 | 沙丘及湿地 | 较好 | 21.9 | 6.1 | 中 | 2.41 | 10 |
2.2 指标设计优化技术
2.2.1 有效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2.2.2 气井注采能力优化
2.2.3 运行压力优化
2.2.4 注采井位优化部署
2.3 全生命周期运行优化技术
2.3.1 提升运行效率技术对策
图9 SH储气库加密前后采气对比Fig.9 Comparison of gas production before and after infilling in SH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