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光纤测量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光纤温度测试技术(DTS)逐渐成熟,它可以探测微小的温度变化,实时提供准确而连续的温度数据
[1]。基于分布式温度测试(Distributed Temperature Sensors,DTS)、生产测井工具(Production Logging Tool,PLT)等的井下温度测试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水平井井下状况监测
[2],根据测得的井下温度数据,可以定性判断产水位置、识别流体类型、监测套管漏失,并用以诊断人工裂缝、评价压裂改造效果、评价完井效果等。通过建立理论模型,井下温度测试数据还可用于定量解释储层参数、裂缝参数、产出剖面预测等。罗红文等
[3-7]建立了考虑微热效应的低渗气藏两相渗流时压裂水平井的耦合预测模型,并且建立了一套模拟低渗气藏压裂水平井生产过程温度剖面的理论模型,通过井筒温度剖面对压裂过程中的各项参数进行敏感性评价,并对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分布进行了预测。朱世琰
[8]建立出一套油水两相温度预测模型,预测出了水平井的温度剖面,并通过所测得的温度剖面数据解释了产出剖面,进而确定了出水位置。LI等
[9]提出了非稳态数值油藏模型和稳态井筒模型。YOSHIOKA等
[10]建立了两相流稳态井筒/油藏热学模型去探测水平井气/水突破位置。该模型耦合了井筒和油藏模型,计算沿井筒的温度变化,在地层中考虑了微热效应。SUI等
[11]研究表明如果时间足够长,井筒模型可由非稳态变为稳态。对于水平井,周围地层温度变化相对较小,水平井井筒温度变化主要受热膨胀、黏性耗散和热传导等微热效应所控制。王鸿勋等
[12]给出了井筒非稳态传热数值计算模型,其中主要考虑了井筒积液与井筒、水泥环及地层之间的热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