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气产能预测是煤层气开采潜力评价的一项指标,对煤层气资源合理开发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2]。河南省作为产煤大省,煤层气资源极为丰富,全省埋深0~2 000 m的煤层气资源总储量超过1×10
12 m
3,省内焦作矿区有近百年的煤炭开采历史,经多次矿井勘探与抽采技术评价,已经成为研究煤层气产能预测的理想场所
[3-5]。然而区内煤层存在典型的“三低一高”(低压、低渗、低饱和、高地质变动程度)地质特征,常规油气开采技术难以适用,因而在开发中需对储层进行压裂改造
[6-7]。迄今为止,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煤层气井的产能预测进行了大量研究。岑学齐等
[8]在煤层气理想模型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产量所需各参数的方程,并结合产量计算方程和静态物质平衡方程推导出产能预测解析模型;吴静
[9]利用CBM-SIM煤层气数值模拟软件,深入分析了煤层厚度、渗透率、含气量、吸附性、储层压力、含气饱和度和临储比等煤储层因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王保辉等
[10]考虑煤岩面割理和端割理2个方向不同的渗流性质,建立了煤岩割理正交各向异性数学模型,并对鄂尔多斯盆地东部煤层单井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王琰琛等
[11]基于平行板理论和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建立了考虑吸附、解吸和扩散特征的煤层气藏连续等效介质模型,并计算分析了煤层气藏压裂直井的IPR曲线;PANTEHA等
[12]考虑储层几何形状、煤层气井底压力和流体速度等因素,提出了预测煤层气产能的方法;郭肖等
[13]基于煤岩双孔单渗模型、砂岩单孔单渗模型和煤岩与砂岩层间窜流模型,构建了煤层气与砂岩气合采的数值模型,并对影响合采产能和层间窜流强度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