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生物标志物可以用于反映其母质来源及组成,如C
19和C
20三环萜烷来源于微管植物,C
19三环萜烷/C
23三环萜烷值大于1指示陆源有机质输入
[10],芦草沟组上、下甜点页岩油C
19三环萜烷/C
23三环萜烷比值较小,分布在0.09~0.15之间,说明陆源有机质的贡献较小;在咸化湖盆中,水体有一定的碱性,抑制了Ts的产生,Ts的含量较低,Ts/Tm值小于1
[11],芦草沟组页岩油Ts/Tm值普遍较低,“上甜点”页岩油Ts/Tm值分布在0.11~0.18之间,“下甜点”页岩油Ts/Tm值分布在0.05~0.14之间,低的Ts/Tm值反映了咸化湖盆中水体呈碱性的沉积环境;酸性环境中能促进催化甾烷骨架上的氢原子发生重排反应,形成重排甾烷,而咸化湖盆中水体盐度较大,不利于甾烷骨架上的氢原子重排
[12],芦草沟组页岩油孕甾烷及升孕甾烷的含量较小,重排甾烷含量低,孕甾烷+升孕甾烷/C
27规则甾烷比值分布在0.11~0.30之间,重排甾烷/规则甾烷比值分布在0.01~0.07之间,造成重排甾烷含量较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水体咸化,呈碱性环境;咸水湖泊分层水体的沉积物中富含伽玛蜡烷,具有指示盐度的地球化学意义
[13],芦草沟组页岩油中均检测出较高丰度的伽马蜡烷,伽马蜡烷/C
30藿烷分布在0.12~0.21之间,说明原油的母源有机质形成于高盐的咸水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