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地球科学 ›› 1999, Vol. 10 ›› Issue (6): 1–8.doi: 10.11764/j.issn.1672-1926.1999.06.1

• 论著 •    下一篇

深层油气勘探现状与研究进展

妥进才; 王先彬; 周世新; 陈晓东;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所气体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出版日期:1999-12-20 发布日期:1999-12-20
  • 基金资助: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重大项目“深层油气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编号: KZ951-B1-414) 资助

 

  • Online:1999-12-20 Published:1999-12-20

摘要:

总结了当今世界上有关深层油气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勘探成果。指出:众多的在埋藏深度和温度上均已超过油气“死亡线”的工业油气藏的发现对传统的油气成因理论提出了挑战。理论研究和实际勘探结果均表明,烃源岩在较高的热演化阶段仍具有形成工业油气藏的成烃潜力,深部地层裂缝和微破裂带是不封闭的,流体可以沿此通道运移并储集,深部有形成大型烃类矿藏的条件。

关键词: 深层油气, 研究进展, 勘探成果, 油气成因理论

[1] 刘淑萱,(苏)彼秋哈(Пецюха,Ю.А.)主编,中、苏“深层油气藏预测”联合项目组编著.深层油气藏储集层与相态预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1992
[2] 李小地.  中国深部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初探[J].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4,21(1):34-39.
[3] 符晓.  开展“深源”成油气藏的研究[J]. 石油实验地质. 1988,10(2):51-53.
[4] 孙坦编译.深部天然气.地质科技动态, 1998 , ( 11) : 12 -14 ·

[1] 姚根顺,伍贤柱,孙赞东,余春昊,葛云华,杨贤友,文龙,倪超,付小东,张建勇. 中国陆上深层油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现状及展望[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7, 28(8): 1154-1164.
[2] 远光辉,操应长,贾珍臻,王艳忠,杨田. 含油气盆地中深层碎屑岩储层异常高孔带研究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 26(1): 28-42.
[3] 张海坤,周世新,付德亮,巩书华,李 靖,王保忠,柳少鹏. 塔里木盆地塔深1井深层油气相态预测[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5): 999-1004,1068.
[4] 刘文汇,王杰,陶成,胡广,卢龙飞,王萍. 中国海相层系油气成藏年代学[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2): 199-209.
[5] 黄臣军, 刘格云, 张林炎, 周新桂, 范昆, 范正平, 鄢犀利. 黄骅坳陷深层油气成藏潜力与勘探方向[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5): 683-690.
[6] 陶明信, ;解光新 . “煤层气的形成演化、成因类型及资源贡献”课题研究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06): 894-896.
[7] 王作栋,;陶明信;孟仟祥;李中平;王晓锋;王志勇;杜宏宇 . 吐哈盆地烃源岩研究进展与低演化油气的形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19(06): 754-760.
[8] 妥进才;王先彬;. 深层油气和非生物成因天然气的耦合与差异[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17(1): 36-41.
[9] 周世新, 王先彬, 妥进才, 陈晓东, . 深层油气地球化学研究新进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10(6): 9-15.
[10] 妥进才;王先彬;周世新;. 渤海湾盆地深层油气资源前景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10(6): 27-31.
[11] 段毅;王先彬;. 深层油气形成的若干问题探讨[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10(6): 22-26.
[12] 刘方槐; . 轻烃在盖层中的扩散研究进展及四川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的扩散破坏估算[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2, 3(5): 11-16.
Viewed
Full text


Abstract

Cited

  Shared   
  Discussed   
[1] 张延敏, . 1996~1999年世界天然气产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44 -45 .
[2] 付广;付晓飞;薛永超;杨勉;. 引起油气藏破坏与再分配的地质因素分析[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6): 1 -6 .
[3] 安菊华;陈振岩;常津焕;宋玉军;. 大民屯凹陷泥丘形成机制及其与油气的关系[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6): 20 -28 .
[4] 王连进;叶加仁;. 残余盆地特征及研究方法[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8 -12 .
[5] 张树林;. 莺琼盆地岩石弹性物性规律之研究[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0, 11(3): 35 -43 .
[6] 金奎励;李荣西;. 烃源岩组分组合规律及其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1): 23 -29 .
[7] P.R.Miles;刘文汇;. 欧洲大陆边缘甲烷水合物的远景分布[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8, 9(3-4): 57 -60 .
[8] M.P.Koopmans;C.Schaeffer-Reiss;J.W.de Leeuw(荷兰)等;郑军卫(译). 热成熟早期阶段未熟干酪根n-C37和n-C38不饱和酮的S、O键合及其碳骨架的释放[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9, 10(1-2): 76 -81 .
[9] 何承恩, 李树枝. 星疤研究与冲击构造油气藏[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0, 1(1): 9 -13 .
[10] 宋岩. 美国天然气分布特点及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J].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0, 1(1): 14 -1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