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李双建, 袁玉松, 孙炜, 孙冬胜, 金之钧 %T 四川盆地志留系页岩气超压形成与破坏机理及主控因素 %0 Journal Article %D 2016 %J 天然气地球科学 %R 10.11764/j.issn.1672-1926.2016.05.0924 %P 924-931 %V 27 %N 5 %U {http://www.nggs.ac.cn/CN/abstract/article_4136.shtml} %8 2016-05-10 %X 以川东焦页1井和彭页1井为解剖实例,利用声波和密度测井交会图判别页岩气超压形成机制,利用流体包裹体和PVTSIM软件恢复烃源岩生烃和地层抬升过程中页岩气层流体压力演化,通过裂缝发育特征、地层抬升时代和构造期次的研究,探讨了影响页岩气超压演变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四川盆地志留系页岩气气藏超压形成的机制主要是流体膨胀,流体膨胀主要是烃源岩生烃作用造成的。燕山期以来的地层抬升过程中,流体压力总体是降低的,但是由于页岩气的储层压缩回弹率低,储层连通性差且不含地层水等特点,使得流体压力的降低不足以弥补地层剥蚀的影响,造成整个抬升过程中页岩气储层的流体压力系数进一步增加。燕山期以来彭页1井区经历至少3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初始抬升期为130Ma,与之相比,焦页1井区初始抬升期为90Ma,经历的构造改造作用弱,表现为焦页1井发育低角度高导缝和很少量的高阻缝,而彭页1井发育高角度高导缝和大量高阻缝。因此,晚期构造抬升的早晚、多期应力场的叠加改造和高角度裂缝的发育程度是影响页岩气超压后期保持的控制因素。